深化课程改革是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也是新形势下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的主要着力点。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深化课程改革是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也是新形势下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的主要着力点。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全面部署普通高中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构建体现时代要求的培养体系、推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改革、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改善保障条件各项任务时,突出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这一关键任务。学习贯彻《指导意见》,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建设体现时代要求富有生机活力的新课程,卓有成效地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建设更有使命担当的课程。课程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承载着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大使命。课程的顶层设计、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以及国家审定的教材中,努力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系统有机地融入其中,体现国家意志。《指导意见》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品德教育”,为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指明了政治方向,也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应有的政治担当。
明确基础教育定位,建设更有成长空间的课程。适应我国高中教育从普及走向全面普及的新形势,普通高中教育为国民素质奠基、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属性鲜明彰显。《指导意见》要求高中课程强化综合素质培养,统筹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培养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素养,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本领,树立热爱劳动的品质,强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共同基础。普通高中教育承担着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的任务。高中课程既要强化共同基础,又要增强选择性,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学习需求。《指导意见》要求“适应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因地制宜、有序实施选课走班”,给学生多样化发展创造更加宽广适宜的成长空间,促进课程实现“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改革目标。
优化课程实施,建设更有生机活力的课程。修订后的普通高中新课标,通过凝练学科核心素养,自觉发挥学科育人功能,促进育人方式转变,把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任务更加清晰有效地落实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指导意见》对优化新课程的实施作出了部署,要求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组织开展多种层面和形式的培训,使普通高中校长和各学科教师全面理解、准确把握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和相关的内容与要求,努力提高实施水平。新课程各学科内容的遴选和组织,应高度关注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现实生活及未来生活之间的联系;要实施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的要求,努力构建与学科内容紧密联系的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与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式学习的活力,更有成效地培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育核心素养。《指导意见》在突出强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的同时,对拓宽综合实践渠道、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完善考试和招生制度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部署,关注影响课程实施的关键问题,补齐长期以来制约课程实施的短板,增强改革的综合性,增强课程的生机与活力。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设更有实施保障的课程。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处于发展转型时期。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加强内涵建设是教育工作的主要着力点。课程改革与课程实施是内涵建设的核心任务,教育资源配置必须向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倾斜,为建设高水平的课程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指导意见》充分强调了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提供保障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保障作出了部署。教职工编制核定要适应走班教学的需要。国家修订了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标准和装备标准,扩大教育资源,优化校舍功能,在经费投入方面,不仅提出了到2020年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应达到1000元以上,而且明确要求建立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和学费动态调整机制。《指导意见》对在推进和保障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中如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明确部门分工、强化考核督导、营造良好环境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下好先手棋”指示精神生动、切实的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