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地区,广大彝族小学生的学习要从彝语过度到汉语,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已进入凉山的乡村小学,多媒体能给学生带来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教学化信息,在教学中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多媒体教学在我们彝族乡的学校,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多媒体非常直观而且丰富多彩的影响着山里的孩子,使他们接受到外地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
一、多媒体的运用势在必行
由于历史、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凉山州普格县文坪乡的教育事业相对滞后,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观念也较陈旧,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成了制约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要进一步提升文坪乡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效地解决教育资源不足、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我在该乡多年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中,深感我们凉山彝族地区的乡村学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应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结合普格县、文坪乡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在学习中进取。
二、使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进入我们彝家山寨的乡村学校,大大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推进了教育均衡发展。使用多媒体教学,能调动山区彝族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多媒体将教学和信息,强烈而鲜明地传递给我们的彝族学生,学生在欣赏中学习到了教学内容,特别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理解、鉴赏,还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讲《燕子》这课时,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一群群燕子飞在电杆上,多么像五线谱的图形时,同学们看到后露出惊异的目光,充分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知道了多媒体与我们现实生活非常接近,如“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是多么的形象啊!可见,多媒体能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应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就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多彩的视听或动画效果,使学生在教学环境中,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因为作为长期在边远山区的当语文教师的我,在教学中就经常注意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多媒体教学的声、光、色、形、像、等功能创设了语文情境,激发了山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认为这句话中的“知之”是属于学习的“最低”境界,也就是相当于“要我学”、“被动学”的阶段,“乐之” 属于学习的“最高”境界,相当于我们说的“我要学”、“主动学”的阶段。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战场”,创设彝族学生喜欢的课堂情境,要他们我要学、主动学、乐于学。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有帮助,还给我们的大山里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因为多媒体直观、形象、生动、灵活。比如我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播放了“山坡上的树木逐渐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学生很快就进入到了学习状态,还引导学生想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当播放到“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学生感到了不解,美丽可爱的村庄,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同学们积极地讨论起来,可以看出多媒体教学能以丰富的表现力和强大的交互性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给我们彝区乡村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一方面有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对我们教师的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可否定的是,多媒体教学可以产生在传统教学中无法达到的知识表达传递的效果。多媒体教学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能极好地调动起彝族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尤其是图文并茂,声情并举地为语文教学创设了互动的教学情境,有力地培养了农村彝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还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极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四、激励学生质疑问难,学习中勇于创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我认为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学生,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教师要尽可能地将自己知道的信息沿着不同的途径,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
由于彝区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有时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疑点。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从隐含疑点处质疑,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我在利用多媒体展示《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时,学生提出了质疑,通过质疑,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果。尤其是这句话中两处用到“幸福”,学生在读的时候,很快就过了,好像没有什么疑问。我就引导学生质疑:句子中的两个“幸福”是的意思一样吗?学生们就会思考,词是一样的,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思还会一样吗?通过质疑及在我的指导下吗,学生明白了其中的真正意思。
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给我们山区农村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了在传统教学中无法达到的知识表达传递效果,有力地培养了彝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满足了凉山彝区农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