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刻认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当前,信息化已提升为国家战略,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地位。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进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动力和支撑。近年来,全市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改善信息化硬件设施,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夯实网络信息安全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快速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效显著。教育信息化已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国家、省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还存在认识不够深刻、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应用程度不高、资源建设分散、共建共享机制有待完善、发展环境亟需优化等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的战略决策。面对新任务和新要求,必须从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增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教育信息化发展作为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放在教育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眼于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教育科学发展,着眼于促进教育均衡公平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眼于终身学习和构建学习型社会,加快推动我市教育信息化进程。坚持面向未来,努力为每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坚持应用导向,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和质量提升;坚持统筹规划,做好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分类分步推进实施;坚持开放共享,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教育信息化合作推进新机制,推动信息资源有效整合。
发展目标。按照“网络全域化、资源集成化、使用普及化、运维优质化”的总体思路,完成教育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建设,实现教育信息资源互联互通与普及共享,基本建成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
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升级改造。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基本环境建设。推动中小学宽带提速改造。到2016年底,城镇学校班均出口带宽应不小于10M,农村学校班均出口带宽应不小于5M,实现区域内网络高速互联互通。有条件的县(市、区)和学校可增加外网出口,提升网络带宽。2020年,实现城镇学校千兆光纤接入、农村学校百兆光纤接入,所有学校建成标准校园网络,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2015年,实现全市中小学所有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按照应用导向的原则,探索构建“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资源应用模式。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城乡互动课堂”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建立完善“班班通”使用管理、激励制约、评价考核制度,促进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加快“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2015年,建设济宁教育“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建立基于云服务模式实名制、组织化、可控可管的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师研修模式、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探索,促进校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师生、生生、家校的多元互动,营造资源无处不在、教师无处不在、学习无处不在的教与学环境。2016年,所有教师都拥有学习空间,初中以上学生拥有实名网络空间的比例达到70%以上。2017年,基本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师普遍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研修、备授课、批改作业、家访及指导学生学习,学生普遍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自主学习。建立“云空间”管理团队,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教研、电教部门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以“两级建设、五级应用”架构,建成覆盖学校、教师、学生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功能,为教育监管、教育决策、各类在线测试、教师学分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推行学生和教师“一人一号”、学校“一校一码”,实现学生、教师、教育机构、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全面入库,做好学生、教师、学校动态管理评价工作,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完善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实现网络办公自动化,推行校园一卡通,建立学校信息安全、校园安全监控等信息化管理机制,实现师生日常管理、后勤服务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