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是群众朴素又迫切的愿望。五年来,陕西省积极适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新要求,回应群众关切,在教育上不断加大投入,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是群众朴素又迫切的愿望。五年来,陕西省积极适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新要求,回应群众关切,在教育上不断加大投入,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学前教育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全省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超过50%,50个县(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累计通过率连续三年居西部第一。从城市到山区,群众惊奇地发现,校园变美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了,政府“把优质学校办到群众家门口”的承诺真正实现了落地有声。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百姓所急也是政府所想。教育是一项民生工程,关乎千家万户。陕西正处于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对陕西省整体提升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提出了新要求。
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这是省政府对群众的庄严承诺。
2016年9月6日,西安纺织城小学富力分校正式投入使用,孩子们拉着家长的手开心地走进了这座现代化的校园。看到宽敞明亮的教室和漂亮的塑胶跑道,孩子们兴奋地叫起来。纺织城小学富力分校是西安市灞桥区委、区政府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教育公平而新建的又一所公办小学,学校占地面积50亩,计划开设30个教学班,可提供1000余个学位。
“十二五”期间,全省107个县(市、区)用于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达到1035.47亿元。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县域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进一步增强,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2013年以来,全省各级累计投入451.3亿元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全省新建学校270所、新增学位32.4万个,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8304所,新增校舍建筑面积1087万平方米,新增教学仪器设备价值52亿元、计算机37万台、图书3350万册,交流轮岗校长教师6.4万名。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校际差距、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2016年是全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之年,陕西的学前教育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规模、质量、管理都有新的提升。省政府重点支持的600所幼儿园建设项目,目前已投入使用220个,已竣工134个,在建180个,竣工率达59%,开工率达89%。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新增学位14.6万个。
2016年,全省又有20个县区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目前全省累计有70个县区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占总县数的65.4%,占比连续三年保持西部第1位。按照省委、省政府追赶超越的总要求,到2018年,全省所有县(区)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提前两年完成备忘录签署的目标任务,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教育扶贫暖人心
2016年,陕西出台20条教育精准脱贫政策举措,各类政策、项目和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
当年的9月1日,陕西85.1万名高中生就收到了一份来自国家和政府的“暖心大礼”——高中阶段全部免除学费。为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全省每年增加13亿元财政投入,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全面实施高中阶段三年免费教育。
对于岐山县中学高二学生刘梅婷来说,这实在是个好消息。她因为父亲去世,家里欠下一堆外债,母亲又卧病在床。这项政策让她一下子免了800元学费,她和母亲都轻松了一大截。她红着眼圈说:“这真的减轻了我们家庭的负担,太谢谢了!”
此后,陕西继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自2017年2月起,陕西省继农村之后,为全省城市义务教育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2016年,陕西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77万人次,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精准资助和“营养改善计划”达到全覆盖。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8.78%,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率比平均就业率高出2个百分点。
七大计划促教改
2017年2月17日,在全省教育工作会上,陕西提出更高的发展目标与要求,其中教育改革七大计划是最大的亮点。
2017年起,陕西正式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扩大普惠资源和提升保教质量,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均衡攻坚计划,加快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和研究推进高位优质均衡。启动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加快推进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推动普通高中优质发展和培养创新人才。深入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计划,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全面实施“四个一流”建设计划,推动高等教育在全国争先进位。启动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升特教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全面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计划,兜住教育改革发展民生底线。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陕西将坚定信心,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拿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聚焦“追赶超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