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线下线上却暖意正浓,生机盎然。 教育部国际司为会议支持机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联合河南省教育厅共同主办、郑州西亚斯学院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以下简称年会)于2022年12月13日至14日召开。 本届年会是中外合作办学战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作出了“教育、科技、...
仲冬。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线下线上却暖意正浓,生机盎然。
教育部国际司为会议支持机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联合河南省教育厅共同主办、郑州西亚斯学院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以下简称年会)于2022年12月13日至14日召开。
本届年会是中外合作办学战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作出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重大论断。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新征程处于新的发展方位,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新的矛盾,需要新的发展思路和政策举措。年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外合作办学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机遇、挑战与举措”这一主题及其下设的10个分专题进行深入研讨,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在新的赶考路上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撑、专业支持和人才保障,贡献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外合作办学力量”,意义重大而深远。
河南省政府副省长宋争辉,教育部国际司一级巡视员、司领导班子成员陶洪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刁玉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教育部学位中心副主任任增林,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理论研究基地、政策咨询平台和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理事长林金辉,副理事长王大超、黄冠华、陈娟、吴滨如,郑州西亚斯学院党委书记马建生、理事长陈肖纯出席年会。10多个省教育厅领导或国际处负责人出席。
大会主席,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理事长林金辉主持开幕式。
大会组委会坚持历届年会“门槛准入、总量控制”传统,从报名者中确定代表资格;同时,特邀260位知名人士出席。最后确定了含特邀代表在内的1500人参会,其中,超过100位大学校长,800多位大学国际处处长、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二级学院)院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负责人、国际学院院长。与会代表具有广泛代表性,他们来自全国内地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了中外合作办学省份全覆盖。
河南省副省长宋争辉
宋争辉副省长代表河南省人民政府对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度盛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出席会议的嘉宾表示诚挚欢迎。他指出,河南中外合作办学走在全国前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国际化人才支撑;教育强国,开放赋能,教育事业既在对外开放中发展壮大,又在对外开放中走向世界。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复杂严峻,深刻影响着全球教育开放格局和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教育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是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峰会、我国教育对外开放领域的知名品牌和国家级智库。河南省将以此次年会为契机,持续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和制度性开放战略,积极实施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进一步坚定加快教育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加快建设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支持一批示范性机构和项目,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提质增效,努力发展更全方位、更多层次、更宽领域、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教育部国际司一级巡视员、司领导班子成员陶洪建
教育部国际司一级巡视员、司领导班子成员陶洪建代表教育部国际司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经过不断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重要形式和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外合作办学顶层设计日臻完善,改革创新不断深入,规范化工作进程不断推进,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促进高校教育改革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他提出,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新时代新征程,要统筹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立德树人。中外合作办学取得的成绩,彰显了党领导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制度力量。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二是要进一步做好融合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对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强化融合创新,努力探索更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努力在审批、管理、评估机制建设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三是进一步支持中外合作办学科学研究。新时代新形势给中外合作办学理论工作者提供了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平台。要通过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更好地推动和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实践创新,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对为会议提供大力支持和做了大量筹备工作的教育部国际司、河南省教育厅以及郑州西亚斯学院等单位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更加认识到,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撑,责无旁贷,使命光荣。他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成立以来,依托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平台,团结组织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和管理人员,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开展高质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服务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方面,服务学校办学实践方面,以及建设积极健康主流话语体系、引导社会舆论,推动全国中外合作办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分会与其他单位共同打造了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峰会和国家级智库平台。他提出,分会要适应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要求,主动迎接新机遇,勇于面对新挑战,助力中外合作办学更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坚持党建引领,增强组织凝聚力。二是要坚持学术立会,发挥学术引领力,继续引领中外合作办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不断推进学科建设。三是要坚持大局意识,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四是要坚持开放交流,扩大国际影响力。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强调,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手段和渠道,肩负着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国际化人才和中外人文交流使者的重要使命。中外合作办学对中外人文交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日益明显,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说,新时代新征程对中外合作办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教育对外开放中最为深入、合作程度最高的形式,中外合作办学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必将推动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迈出新步伐,为推动中外人文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他建议,将人文交流理念更好融入中外合作办学工作,不断提高年会作为教育领域人文交流知名品牌的影响力吸引力,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人类文明与进步不断作出新贡献。
教育部学位中心副主任任增林
教育部学位中心副主任任增林说,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外合作办学评估理念不断更新,方法不断完善,平台日益成熟。为更好完成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和推动跨境高教质量保障网络更好发挥作用,学位中心已专门设置跨境教育评估处;他指出,学位中心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中,得到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的大力支持,诚挚希望能继续得到分会的指导支持;他强调,日益引起重视的教育数字化进程将使教育服务跨境交付的方式大大拓展。中外合作办学要适应新形势,主动作为。合作办学双方应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应强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体系组成部分的定位,加强与外方合作者的充分沟通合作,让外方理解和尊重我方教育发展需求和要求,并愿意为此做出改变和创新;让外方理解尊重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和要求,配合办学评估;对质量保障应保持灵活性、包容性,更好的发挥合作办学作用。
郑州西亚斯学院党委书记马建生
郑州西亚斯学院党委书记马建生指出,近年来郑州西亚斯学院将区域性、应用型与国际化协调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带动人才与教育资源的跨境流动。2000年开始,学校与美国堪萨斯州富特海斯州立大学合作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堪萨斯国际学院,培养毕业生已超过12000人;2020年,学校与世界百强名校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音乐表演本科合作办学项目获批。郑州西亚斯学院将充分利用中外合作办学平台,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新举措,筹建境外办学。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创新能力,将中外合作办学引向深入,全面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大会主席,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理事长林金辉
13日上午,大会主席、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理事长林金辉在大会上作主旨报告,题为《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方位与政策趋向》。他透露,按照教育部国际司关于“年会要围绕质量建设深挖”的要求,历届年会确定的13个主题和100多个分专题已经形成系列和品牌,具有很强时代性、区分度、系统性和引领性。本届年会主题及10个分专题是经过近一年时间调研形成的。历届年会主题和分专题凝聚了研究中心、研究会平台上专家团队的智慧,来之不易。他说,新时代十年,中外合作办学交出了满意答卷,主要表现在:中外合作办学地位更加显著,政策体系日臻完善;严把“入口关”,引进教育资源整体水平持续提高;规范管理, 质量保障机制更加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这些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成就,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基础。林金辉指出,明确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新方位是中外合作办学新政策的出发点。我们要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作为教育对外开放重要载体和最具实质性合作的涉外办学形式,中外合作办学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和方向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同时,中外合作办学面临一些困难、困惑和矛盾,面临新的挑战。林金辉提出,适应新的发展方位,中外合作办学政策调整和执行将遵循三项基本原则:一是有利于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创新引领驱动,二是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三是有利于带动中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林金辉指出,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趋向和政策举措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完善审批制度,着力推进教育涉外工作法治化;二是创新培养模式,着力推进人才培养体系现代化;三是强化风险防控,着力推进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化;四是规范评估示范,着力推进评价制度体系科学化。林金辉还强调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申报、管理、评估评价等实施过程的重点、难点、风险点和关节点。
由于疫情局限,前两届年会议程改为1天。组委会总结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办会经验,决定本届年会恢复历届年会一天半的议程安排;为更好服务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审批、管理、评估、退出机制完善和政策创新,本届年会安排了四场大会报告。其中,两场为平行论坛,分别为“校院长专家论坛”和“国际、学术、法律、财务领域专家论坛”。大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汤涛,上海纽约大学原校长俞立中,鲁东大学党委书记王庆,上海电机学院校长龚思怡,郑州西亚斯学院理事长陈肖纯,辽宁大学副校长霍春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马嫣,河北科技大学副校长徐永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校长刘雪梅等29位中外合作办学著名专家作大会报告。主旨报告和大会报告专家围绕主题,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深入研讨。第一,从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舞台等方面阐述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思路。第二,从中外合作办学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创新、质量评价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相关高校办学能力建设等方面研究中国特色、国际视野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规律、原则和方法。第三,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讨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党的建设途径和方法。第四,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办学实践出发,提出港澳高校赴内地合作办学制度创新建议。
报告专家、与会代表在建设教育强国目标中准确把握中外合作办学历史方位和发展方向,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对中外合作办学提出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外部环境变化对中外合作办学提出的新挑战。他们分析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现状,解读最新政策举措,提出中外合作办学申报、管理、评估等实施过程的实操方案建议,提供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决策建议、学校规划建议和发展思路;分享许多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新性与针对性的理念认识、规划设想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办学经验。所有这些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案、新经验、新建议、新思路,充分体现了作为峰会的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主动适应了新的发展环境,主动发挥了独特专业优势,进一步优化了年会平台“专家库”。年会聚焦中外合作办学专家队伍建设,聚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新征程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制度创新和办学实践创新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专业支撑;为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工作输送了更多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专家人才;为高校和办学单位提供了更为坚实、宽广的合作交流平台,提供了做好中外合作办学申报、管理、评估等工作多方面的政策支持;为进一步完善中外合作办学主流话语体系注入了更为强大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一天半的大会报告由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冯友梅、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吴滨如、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大超、宁波诺丁汉大学副校长沈伟其、中原工学院原副校长杜建慧、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党委书记周洵瑛主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陈娟致闭幕词,题为《擦亮年会“五大平台”金字招牌,为中外合作办学持续提供有力政策支撑和专家队伍》。承办单位郑州西亚斯学院理事长陈肖纯主持闭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