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数据平台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目的作用、数据环境、信息标准建设等方面对高校的公共数据平台展开探讨,并结合已有的研究对平台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其在高校各个层面的应用,制约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因素在高校各类信息化需求落地过程中逐步凸显。高校各个部门都以自身的业务需求出发,各自开发了应用系统,这些系统各为所用,数据很难进行有效融合,难以提供综合性的各类信息,由于信息化人才缺乏、资金配套问题和机制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业务系统的维护、更新、完善工作很难有效开展,系统则逐渐成为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为了有效地开展高校的信息化工作,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高校信息化建设者和研究者提出了“数字化校园”的理念,并把其定义为: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的目的。[1]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经历了概念提出、概念推广、应用建设、平台建设及整体建设等多个阶段,第三代整体建设的数字化校园实施框架结构包括网络层、数据层、支撑层、业务层、表示层和综合管理工具[2]。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高校的教育信息化进入了新的阶段,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逐步纳入,第四代数字校园“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