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718/5d4d49ff465a41bjpg  /><br />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张瑾 实习生 吕洋)一张交互式的电子白板,学生人手一台的平板电脑,再依托强大的信息技术网络,就构成了缤纷的“智慧课堂”。“智慧课堂”咋上课?它与传统的课堂有何区别?它的“智慧”到底在哪里?16日下午,在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上,泡桐树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陈华和她的学生,就为大家展示了一堂数字化的“智慧课堂”,今后,这样的上课方式将逐步在全市中小学推广。<p><strong>  把课堂还给学生,同学们变成“小老师”</strong></p><p>  “今天我们这课的主题是《包装的学问》,同学们想一想,怎样对物品进行包装才会更省材料呢?”课堂上,陈华老师向同学们抛出问题,同时她点开电子白板上准备好的内容,同学们的平板电脑便实时呈现了一道题目:要求大家对四个礼盒进行自由组合,最终要使它们堆砌在一起的总面积最小,从而达到节省包装材料的目的。</p><p>  同学们收到题目以后,便各自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制定方案——堆砌盒子,有的同学将几个盒子重在一起,有的同学将盒子平铺成一层或两层,有的同学则将几个盒子码成接近正方形的形状……完成作业的同学点击“提交”,大家的完成情况便实时呈现在了讲台上的电子白板上。陈华老师收到大家的作业以后,也并不急着进行解答,而是让同学们在电脑上对彼此的方案进行投票,认为谁的方案更节省材料就投给谁,并上台陈述自己的想法。</p><p>  最后,得票较高的三个方案被陈华老师在电子白板上放大,她再次邀请同学们上台进行比较和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课堂上,同学们从直观看到的到精确的计算,从不同角度对不同方案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每个同学都像小“老师”一样,自信满满地在白板上写出自己的计算公式或画出图形,尽最大可能去说服别的同学。</p><p>  经过一次次实践和激烈的讨论,同学们终于得出了取得共识的结论:盒子堆砌得越接近正方形越节省材料。“那这里面包含了什么数学原理呢?”陈华老师再次对同学们的结论加以引导,让大家一次次地去思考。</p><p><strong>  打破以“教”为中心,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strong></p><p>  “我觉得这种上课形式太棒了,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讲自己的想法,还可以投票,进行小组讨论等,反正用电脑上课可以完成很多以前都做不了的事情。”五年级6班的赵余阳说,这样的课堂让他更容易投入进去,发言也比以前积极活跃了。</p><p>  据陈华老师介绍,“智慧课堂”在泡小开展已有两年,课堂上,老师一般都讲得很少,每个同学都可以成为“小老师”,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老师更多的是扮演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再单纯地向同学们灌输知识。“今天这堂课的基本知识点,同学们在校园空间的‘
’上提前进行了自学,这样课堂就成为了一种拓展,一种对日常教学的补充,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p><p>  “数字化‘智慧课堂’在全市的开展,目前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比如青羊区,就有15所中小学校开设了试点课,今后将逐步在全市进行推广,也鼓励更多的学校进行试点。”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所所长张庆表示,“智慧课堂”是全学科覆盖的,但并不表示所有的知识点都要这样上课,“原来传统课堂上起来费力的,不能讲得太明白的知识点,而‘智慧课堂’能够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化繁为简,让同学们学得更好的才会这样上,所以它只是针对适合使用平板电脑上课的知识点。”张庆解释说,因此家长不必担心孩子每堂课都会面对平板电脑而影响视力的问题。</p><p>  张庆表示,“智慧课堂”不仅仅是教育装备的提升,它更是教育方式的变革。它打破了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课堂模式,正转型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的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p><p><strong>  相关链接:</strong></p><p><strong>  成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推进时间表</strong></p><p>  优化全市数字化应用环境:到2014年,成都市普通中小学全部实现无线/有线双网覆盖,师机比1:1,多媒体到班率1:1,生机比6:1;到2015年,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成都数字学校的教师、学生注册率达100%。</p><p>  推进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到2015年,30%学校完成数字校园建设,数字校园云平台学校、教师、学生注册率100%;到2017年,60%的学校完成数字校园建设。</p><p>  建立教师信息通信技术(ICT)应用能力标准:制定教师信息通信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到2014年,80%教师通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试(初级);到2015年,50%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到2017年,95%以上的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同时,制定学生信息通信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到2015年,40%的学生参加信息素养测评;到2017年,80%的学生参加信息素养测评。</p><p>  开展“未来学校”改革试点: 2014年,首批“未来学校”试点校均要建立“未来班级”; 2015年,逐步将“未来班级”扩大为“未来年级”;2016年,有条件的学校实现“未来学校”建设。</p><p>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推进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学科教学过程各环节中的常态应用,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实施多元化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式。</p><p>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充分依托自主学习平台、社会性软件、交互式环境、移动学习环境、微格教室等新型数字化环境,探索开展研究性、合作性、自主性等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p>
</article>
</div><div class=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