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指标生的问题,网上经常有文章分享,但基本都是在谈指标生获取程序流程,并没有讲到指标生的实际应用情况,偶尔两三篇谈到指标生的应用价值,也是泛泛而谈,基本都是认为指标生如同“鸡肋”,实际意义不大,但真实情况果真如此么?让我们一同跟随得道Albert老师的分析看一下。指标生顾名思义,就是优质公立高中,以每个区内初中学校初三毕业生人数为基数,按50%比例将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指标,分配到本区的每一所初中学...
中考指标生的问题,网上经常有文章分享,但基本都是在谈指标生获取程序流程,并没有讲到指标生的实际应用情况,偶尔两三篇谈到指标生的应用价值,也是泛泛而谈,基本都是认为指标生如同“鸡肋”,实际意义不大,但真实情况果真如此么?让我们一同跟随得道Albert老师的分析看一下。
指标生顾名思义,就是优质公立高中,以每个区内初中学校初三毕业生人数为基数,按50%比例将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指标,分配到本区的每一所初中学校。
指标生的目的,不言而喻了,就是为了让每个区的优秀学生尽可能留在本区就读高中,保证各区教育逐步均衡,在生源入口就进行一定的“人为”配置。
指标生的意义,就是对于获得指标生的学生可以降低20分,报考对应指标的高中学校。
指标生的实施效果呢?客观讲,并没有完全达到之前的预期。成绩好的学校中的优秀学生往往获得后反而用不上,而成绩一般的学校中的好学生获得后往往有大用途。下面以几个真实例子与大家分享。
实例一:在南开区一所中下等的初中学校,一位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拿到了南大附中的指标生资格,最终中考成绩738分,最后倚仗这20分指标生资格,顺利被南大附中录取(南大附中录取分数线749.25分);而在南开区一所中上等的初中学校,一位成绩排名中上等的学生,因为平时成绩原因没有拿到南大附中的指标生资格,最终中考成绩749分,而与南大附中失之交臂。
对比这两个学生,个人学习成绩水平相似,但因所在学校情况不同,平时成绩排名的差异,在获取指标生的结果上完全迥异,即使中考成绩相比较更优秀的一位学生,最终也未能如愿被录取。这么看,指标生是存在意义的。
实例二:红桥区的一位优秀学生拿到了红桥区最好的学校,三中的指标生资格,最终中考成绩757分,直接报考目标就定在了和平区的二南开中学和河西区的四十二中学,但成绩还是差了一点点,被之后的海河中学所录取。故这位学生最后也没有用上三中的指标生名额,因为本身成绩已经超出了三中的录取范畴(三中录取分数线725.4分)。这么看,指标生又失去了意义。
实例三:和平区一位一直很优秀的女学生,根据平时成绩拿到了二南开的指标生资格,按照其个人学习水平肯定是要冲击“市五所”的,这指标生资格恐怕是用不到。但天有不测风云,这位学生并没有完全展现自己的实力,发挥稍有失常,中考成绩定格在了758分,这个分数与二南开中学录取分数还稍有差距(二南开录取分数线759.75分),就是不知道她最终是选择了使用指标生名额进入二南开中学,还是选择了私立高中学校。这么看,指标生又给了发挥失常时可选择的权利,是具有价值的。
实例四:南开区排名比较靠后的一所初中学校,一位中等的学生拿到了九中的指标生资格,当时觉得并没有有何作用,毕竟九中的录取分数线摆在哪里。没想到,这位学生正常发挥下,中考成绩与九中还是差了几分,正好可以通过指标生的方式被录取。这么看,指标生对于“差校”的中等学生,就更为有意义了,是能否考上高中的一个重要保障,绝对不能轻易放弃。
通过以上这四个实例分析,大家可以看出,指标生的价值,会因人而异、因区域而不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和平区指标生资格用于发挥失常保底;
2、南开区、河西区指标生资格具有实际意义,尤其是对于一般学校的中上等和中等学生,一定不能小觑;
3、河东区、河北区和红桥区的指标生资格,对于优秀学生效果可能就不明显了,但对一般学校中等学生是否有意义,目前还不能轻易下结论,缺少可验证的实例。
最后分析下使用和获取指标生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并梳理下市区含有指标生名额的高中学校。
关键点如下:
1、中考必须在本批次第一志愿填报指标生学校,否则指标生资格不予认可;
2、获得指标生资格,各校参考平时成绩范围不同,一般会是初三期末、结课考、模拟考(一模和二模,没有结课考的区域,会将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纳入筛选范围;
3、指标生降分资格,不予其他加分或降分优待资格叠加使用,只能选择其一;
4、指标生资格评定时间不统一,各校自主决定。
市区含有指标生名额高中学校如下:
综上所述,指标生名额对于每位学生和家长,存在的意义都不同,与自身情况有着很大的关联,只能说若未来想用时最好能有,那么日常就要付出努力去争取,否则就会陷入”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