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疫情的反复,德国青年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兴趣降低的趋势明显加快。例如,2019年5月仍有近44万人在联邦劳工局申请职业教育培训名额,而2022年5月这一数字仅为35 8万,较前一年减少2 4%,三年总体下降超过18%,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遭遇严峻挑战。 近年来,德国青年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兴趣逐渐降低,许多企业面临着申请者寥寥的境地,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加剧了这一趋势。根据德国最新职业教育报告数...
伴随着疫情的反复,德国青年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兴趣降低的趋势明显加快。例如,2019年5月仍有近44万人在联邦劳工局申请职业教育培训名额,而2022年5月这一数字仅为35.8万,较前一年减少2.4%,三年总体下降超过18%,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遭遇严峻挑战。
近年来,德国青年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兴趣逐渐降低,许多企业面临着申请者寥寥的境地,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加剧了这一趋势。根据德国最新职业教育报告数据,2021—2022年度新签订的职业培训合同数量为47.3万份,比前一年度略高,但明显低于疫情暴发前2019年度签订的52.5万份。伴随着疫情的反复,德国青年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兴趣降低的趋势明显加快。例如,2019年5月仍有近44万人在联邦劳工局申请职业教育培训名额,而2022年5月这一数字仅为35.8万,较前一年减少2.4%,三年总体下降超过18%,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遭遇严峻挑战。
岗位申请率降低,就业前培训举措式微
德国职业教育培训岗位名额数量虽然在疫情期间急剧减少,但目前已基本恢复,接近疫情前水平。然而,尽管许多企业有意提供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岗位,但培训名额空缺不满现象并不鲜见。
在德国,如果青年没有直接接受职业教育,那么就业前的培训就成为其通向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桥梁,这些培训举措得到联邦劳工局的大力支持。然而在疫情期间,联邦劳工局提供就业前培训和职业教育资助的申请率却比以往低得多。德国青年不仅不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也几乎不利用联邦劳工局提供的职教院校申请服务。这就意味着,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人数在减少,同时参与就业前培训的人数也没有增加。因此,可以假设,德国不少学生要么在学校系统中停留更长时间进行深造或者获得学历,要么对学校自身提供的职业教育更感兴趣。此外,一些学生也以实科中学或文理中学为目标,因此疫情期间此类学生在联邦劳工局注册的申请人中的比例同样有所下降。德国联邦劳工局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最近对德国文理中学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疫情期间许多学生在高中毕业后选择休息一年,审慎考虑自己未来方向,再决定究竟是接受高等教育还是职业培训。
效仿奥地利模式,加大职教培训保障
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缺口较大,德国联邦政府持续加大职业教育培训保障力度,不断挖掘职业教育发展潜力。为改善德国青年在职业教育培训市场上的处境,德国联邦政府在联盟协议中明确规定加强职业教育保障。其目的是,让所有青年都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培训,使他们获得行业资质和相应的技术技能。双元制职业培训仍将主要在企业中进行。一些地区的企业若是提供的培训名额不足,政府将通过其他方式加以补充。
奥地利同样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其职业教育保障模式值得德国借鉴。奥地利职业教育培训以企业学徒培训、跨企业培训、中高级职业教育学校培训三大支柱为基础。2008年,由于职业培训名额比较短缺,奥地利实施职业教育保障,此后不断完善改进。职业教育保障资金中约90%来自民众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用,其余来自各州补贴。2017年后,奥地利为25岁以下青年提供职业教育保障,即凡在奥地利劳动管理部门登记为正在寻找学徒职位的青年,如已满足义务教育毕业条件,政府将会出面帮助他们寻找学校、企业或者跨企业的学徒岗位。与企业培训相比,跨企业职业培训排序相对靠后,不过奥地利仍有约8%的学徒接受的是跨企业培训。跨企业职业教育培训合同通常只签订一年。培训时青年可以近距离与企业接触,培训方式是在企业内或者固定的合作企业内进行实习。奥地利职业教育开始的平均年龄是16岁,约42%的学员在职业教育的第一学年过渡到企业内培训。跨企业培训可提供约165种不同的学徒岗位。在就业率方面,企业培训的青年就业率较高,跨企业培训的青年稍显逊色,这主要是由于选择跨企业培训的青年往往是未能成功申请企业内培训的人群,因此,在就业市场上机会也会相对较少。此外,如果有青年还不具备接受职业教育的资格,那么他会被介绍去参加职业前培训。
总体而言,职业教育保障可以弥补地区间职业教育培训不协调的问题。例如,在德国一些职业培训岗位供给较少的地区,如柏林、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黑森州等,没能获得名额的申请人比例非常高。政府援助可以支持企业培训工作,并缓解其经费压力。
疫情导致德国青年丧失了与企业直接接触的机会,使更多青年留在学校系统内,推迟了他们决定是否接受职业教育的时间。职业教育保障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释放出一种信号,即青年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这就激励青年要及早定下切合实际的职业目标,并在申请职业教育培训的过程中朝着目标前进。这对有移民背景的青年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极难完成企业培训,在申请进入企业时遇到的障碍也更多。
提高职业吸引力,增加进入理想企业培训机会
德国的职业教育保障虽然可以帮助更多德国青年参加职业教育培训,但无法满足所有人在理想企业中接受培训的需求。德国政府或许可以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以合法的职业培训措施,间接地增加青年进入理想企业内培训的可能性。
德国政府可以推动处于过渡性体系阶段的青年向企业内培训过渡。德国选择进入过渡性体系的青年人数规模较大,2019年进入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人数约为49.2万,而选择进入过渡性体系的人数为25.5万,占前者人数的一半多,这表明德国职业教育的潜力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同样,职业学校也必须有组织地合作,使得学生成功从企业外培训过渡到企业内培训。所有措施都应更加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行业。职业教育保障还必须为低门槛职业的从业者提供培训,这些工作对教育背景较弱的青年来说更容易上手。
当然,职业教育保障无法解决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所有问题,也无法切实扭转实科中学或文理中学毕业的青年对双元制教育不再感兴趣的趋势。在这些青年看来,企业内培训的职业缺乏吸引力,工作内容被切割得过细,提供的发展前景也有限。这种职业形象和职业吸引力不足的问题在疫情期间更加突出。例如,在酒店、餐饮等行业,工资相对较低,工作时间和条件也不如其他职业有吸引力。同样,在手工业等行业的培训中,许多青年也意识到没有改善经济状况的机会。因此,与学术型教育相比,企业培训必须提高其吸引力,这正是当下青年的所思所愿。
(作者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领导与管理国际比较研究中心主任 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