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2年7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主办的“2022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巡展”活动正式启动。活动聚焦中外企业在社会责任领域的最新实践与成果,向全社会传递“担责任 系天下”的企业力量与担当...

  2022年7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主办的“2022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巡展”活动正式启动。活动聚焦中外企业在社会责任领域的最新实践与成果,向全社会传递“担责任 系天下”的企业力量与担当,与企业共创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本年度案例征集的内容涵盖企业在乡村振兴、双碳、生态保护、教育支持、科技进步、积极抗疫,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的企业履责案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文件明确指出,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职业学校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公共实训基地。同时,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

  意见的颁发,让职业教育领域备受关注,也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但行业龙头企业究竟该如何举办职业教育、参与职教合作、探索校企合作多元模式,是摆在很多企业与职业院校面前的一道待破难题。

  作为施耐德电气的一项可持续发展项目——“碧播职业教育计划”(下称“碧播计划”)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碧播计划”充分发挥自身及合作伙伴的核心优势,响应中国能源管理及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行业需求,携手职业教育机构帮助有需要的青年人成为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及能源管理等领域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人才,推进产业向前发展。迄今为止,“碧播职业教育计划”已与全国77所职业院校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合作,累计捐赠超过3000万元的实训设备及1000万元资金,为800余位教师提供了相关培训,受益学生超过8万名。

  开展碧播教育13年来,施耐德电气探索出怎样的发展之路?又找到了哪些“秘籍”?

  校企合作的施耐德电气探索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校企合作有多重要?《意见》指出,要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丰富职业学校办学形态,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内容,优化校企合作政策环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教育分会理事长周建松曾撰文指出,“实践证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职业化技术技能人才的必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与职业院校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企业应该如何做?做教育,既要有情怀,更要有耐心。对此,施耐德电气有着自己的探索,通过十多年的不懈深耕,“碧播计划”的顶层设计日趋完善。施耐德电气不仅通过开设专门课程、提供教具教案、培养师资力量、倡导企业专家参与教学等各种方式践行校企融合,还通过与宁夏、北京多地的政府、协会等机构陆续达成合作,联合打造了多个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不断扩大“碧播计划”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据了解,为了更好的运营“碧播计划”,施耐德电气成立了非营利组织“碧播能效与自动化应用技术中心”,携手多方合作伙伴,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支持百所职业技术学校,建成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专业建设与产教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助力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战略任务的人才储备。

  实践探索正在持续稳步落地。如施耐德电气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签署备忘录,合作推动“法国施耐德电气绿色低碳产教融合项目”落地;与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法国国际教育研究中心,三方共同打造了中法能效管理应用人才培养和研究中心——施耐德电气城市能效管理应用工程师学院,这是中法两国首个在能效管理领域合作的高级培训中心;和宁夏理工学院合作共建“智能控制人才培养基地”和“智能控制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助力宁夏建立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此外,碧播项目还入选了北京市首批“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服务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

【2022企业社会责任】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施耐德电气的职教探索_fororder_1

中法能效管理应用人才培养和研究中心落地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校企合作,重在“合作”,只有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微观细节中,才能真正凸显校企合作的价值。施耐德电气将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方面积累的专业知识体系和实践应用经验转化为人才培养方案,与各学校共同构建教学计划,形成行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机制,为行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自动化、数字化技术,有力推动合作相关方产业转型升级,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新旧动能转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新发展格局树立了典范。

  “碧播计划”的“独门秘籍”

  “碧播计划”结出硕果,得益于施耐德电气在职业教育领域积累的丰厚经验。法国,作为全球职业教育竞争力排名前列的国家,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以需求为导向,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以证书为评定标准,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作为最本土化的全球企业之一,施耐德电气将自身在法国和其他地区历史悠久的职业教育经验引入中国,并结合“碧播计划”在中国的长期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成果,更重要的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合作体系和模式,探索出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独门秘籍”。

  独门秘籍之一:产学研用,引入四位一体职业教育帮扶创新模式

  只有凝聚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才能更好满足市场发展需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将职教的影响力和效果最大化。《意见》也指出,“要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

  施耐德电气携手政府、产业链及合作伙伴、基金会、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机构,通过资源的统一调配、政府职能支持以及募集筹款等措施,确保“碧播计划”的稳健运营。“碧播计划”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北京市教委等建立合作,便是力证。与此同时,很多知名企业如微软、时尚集团自发加入“碧播计划”,向合作院校捐赠了价值数百万的实验室、电脑设备及图书,随着爱心企业不断加入,“碧播计划”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新加入的企业又将为项目做出更多贡献,使得“碧播计划”的体系更加完善吸引更多合作方,这种良性循环和放大效应对构建多元办学格局有着积极的作用。

  事实上,在不断探索过程中,施耐德电气也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且运行良好的生态系统。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例如,我们和政府建立合作,从配套相关资源开始推动多个全国性项目的落地开展。我们也会基于当地行业及经济特点,主动与地方政府及学校对接配合,培养当地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以及协助当地企业的技术升级及改造。而与企业的合作,则是要充分发挥企业特点,利用企业资源为合作学校提升能力增加砝码。行业协会更是在举办技能大赛、颁发行业证书等方面给予我们很多专业指导。”

  独门秘籍之二:校企联动,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新路径

  深度融合,怎么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致力助人事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校企合作中,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但要取得长期效果、最大化发挥效用,更需要的是培养教师,从而让先进的技术技能可以代代相传,实现指数级的增益。

  因此,施耐德电气一方面发挥自身在能源管理领域的核心优势,从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入手,为学生提供电气技术实验室、智能家居实验室、智能楼宇实验室等在内的最新实验室设备,并配套相应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施耐德电气还帮助职业院校提升教学水平,制定基于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为学生提供职业素养及就业技能辅导,以及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2022企业社会责任】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施耐德电气的职教探索_fororder_2

施耐德电气为学生提供最新实验设备及专业辅导

  注重赋能培训者,着重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也是深度融合的关键之一。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贾文胜曾指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保证。打通‘双师型’教师培养渠道,实施校企联动、双师共育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碧播计划”在教师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源。在2015年,施耐德电气与重庆万州职业教育中心的合作中,校企双方就开始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企业派出多名高级主管、高级工程师到中心任教,校方则派出多名教师到施耐德电气重庆工厂学习数字化工厂运行过程、能源管理并接受VR安全培训。不同于传统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新路径突出“双向作用”,即依托双方共同建立的施耐德(重庆)电工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研发中心,让实践成果惠及学校的同时,也能触达企业、支持产业。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中心已获得一批来自校企合作的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在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新装置及新材料方面产出一批新成果。万州经验已经总结形成校企人才共育标准体系和系列工作手册,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产学联动,双方共赢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碧播计划”此间还启动了师资认证考核,邀请技术专家面向合作院校授课,进行系统教学培训,引导教师快速了解和掌握符合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技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使其可以根据智能化、数字化方向的行业转型需求做出相应教学调整,从而带动合作职业院校学生整体职业能力的提高。目前,“碧播计划”已经组织了19场教学培训,覆盖配电、工控、智能照明及智能制造课程,累计培训合作学校专任教师700人次。

  独门秘籍之三:协同育人,构建校企双赢的人才培养闭环

  长年贴近市场的企业,更加深知学生的职业发展诉求。学生的能力培养如何匹配企业的用人需求,是摆在校企双方的共同难题。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多维的,不仅包括技术能力,也包括了自信心、表达能力、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软实力”,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也需要对各方面都有所覆盖。

  面试时需要掌握哪些技巧?如何与同事和谐相处,实现高效的团队合作?怎样做好时间管理……面对学生们在学习实训中产生的困惑,“碧播计划”引入PTS(Passport To Success)成功通行证课程,采用讲师授课及导师制,以解决未来职场会遇到的如面试技巧、团队合作、时间管理等方面问题,让学生在拥有技术知识“硬实力”的同时,还能够获得“软实力”,为走入职场进行全面的准备。

  此外,施耐德电气还注重与合作学校共同研究并推进基于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进入职场的“敲门砖”和背书。依托“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施耐德电气邀请多位业内资深专家参与行业能力标准构建,并将企业生产实践中最具代表性的培训和考核体系引入鉴定工作,为所有合作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提供相关培训并参与考核。更具价值的是,施耐德电气为职校学校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及就业岗位,无缝衔接校园与职场,上升通道可预见。除了进入施耐德电气工作,大量学生更是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获得了满意的工作和就业机会。

  不同于其他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更加强调实践性与应用性。正因如此,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练,成为一个被职教领域广泛应用的具体举措。2019年,施耐德电气承办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的电气装置应用技术赛,并命名为“施耐德电气杯”,意图便是如此。施耐德电气中国区副总裁、公司事务及可持续发展负责人王洁表示,职业技能大赛不仅可以检验校企合作的成果,还让更多学生有机会触摸现代工业的发展脉搏,了解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同时,通过这个平台,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企业关注职业教育。

【2022企业社会责任】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施耐德电气的职教探索_fororder_3

施耐德电气承办2019年电气装置应用技术赛

  产教融合,让可持续发展的碧漪激起共振

  对于施耐德电气而言,“碧播计划”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更践行了其企业核心理念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人才培养方针。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党和国家坚持的方向之一。施耐德电气作为一家国际企业,也始终不忘肩负社会责任,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一方面,智能化、低碳化的产业发展方向亟需更多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人才支撑,因此施耐德电气在绿色能源管理、绿色智能制造等专业领域深化校企合作,为国家培养更多服务于“3060”目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可持续的校企协作,帮助青年人才掌握技能、立足社会、改变人生,创造社会价值。

  正如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所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就是人的可持续发展。”正因如此,施耐德电气构建全方位人才发展体系,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注重为教师赋能。尹正还强调,“未来施耐德电气还将关注外部企业职工的能力提升,激发跨越代际的人才潜能。”

  在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当下,技术驱动教育变革有了更多可能性。从企业发展来看,需要更多的高质量应用型技术人才来加速转型升级;从个人发展而言,广大青年需要职业教育这条重要途径来积累一技之长、创造人生价值;从社会进步角度,需要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这一切,都需要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作为行业龙头的施耐德电气,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之路。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