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所电子类中等专业学校,被誉为“共和国电子人才的摇篮”。学校致力于培养“国家使命在心,个人使命在行”的新时代智能工匠,跨部门成立学生德育发展中心,落实立德树人各项举措。

学校按照“知、情、意、行”的成长规律,协同构建“理论认知”“情感认同”“意识内化”“使命践行”四大教育模块,形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思政育人立体生态。

上活思政课程,夯实理论认知

学校将思政课作为全校“第一课”,对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起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运用视频、问题、案例、情境表演等多种方式开启课堂教学,使教学切点灵活。开展集体备课、研课磨课等活动,把教材用语转换成教学语言,使学生听得进、理解透、受启发、有收获,将教学语言用活。

建设思政课程资源库,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建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教学资源鲜活。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现场教学、云连线教学,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中促进学生思维激活。建成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借助3D、VR虚拟仿真等技术,创设沉浸式、情景化、可交互的教学情景,推动思政课教学入脑入心,将教学内容盘活。

学校通过思政“活课”,强化课程“教化”功能,夯实学生理论认知,成果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连续两届入选江苏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

推进专业思政,增强情感认同

学校优化顶层设计,研制教学标准,抓好教师队伍,不断提升课程思政实施能力。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行同向,在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增强学生情感认同。

按照“成果导向、一链贯通”的专业培养方案开发范式,将思政育人要素纳入人才培养的目标链和标准链。以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为着力点,开发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标准》,研制了《课程思政元素参考指南》,列出26个思政元素挖掘方向和思政教学内容的开发来源、教学活动的参考设计。

学校还成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研究中心,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建设,提出思政教师或辅导员参与的“双师”建课原则,帮助专业教师共同开发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学校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课程团队1个、教学名师7人。

共筑网络家园,促成意识内化

学校抓住青年学生深受互联网影响的特点,建好“南信易班”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特长和优势在平台上组建网络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班级建设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主人翁意识。

围绕“重大纪念日”“传统文化”“工匠精神”等内容,学校在“南信易班”平台开辟专题微社区,鼓励学生从“小故事”中讲出“大道理”,把“网络正能量”内化成“核心精神力量”。以短视频、H5作品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正能量的内容发布在“南信易班”平台,让同学们愿看、爱看、反复看。上线“南信易伴云”专题轻应用,为学生提供各类在线生活服务,围绕“好用、易用、爱用”不断充实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响应质量,提升学生参与度和活跃度,持续激活学生用户黏性,打造由学生群体共建、自主运行的网络精神家园。

学校被评为2021年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学生原创作品入选易班优秀作品316篇。

实践技能报国,激发使命践行

学校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连续15年开展“农民用网”专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南信学子的信息特长,服务乡村振兴,面向农业生产、智能化灌溉、农村电商等方面的需求,赴江苏95个县区的乡村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服务乡村振兴,年均参与学生5000名,服务农民2万名。组织学生返乡参与政务实践、企业实践、社区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培育扎根基层、服务乡土的情怀。数据统计,学校近五年累计有153人毕业后选择了“西部计划”“苏北计划”等基层服务就业岗位。

学校数码艺术学院师生团队巧用专业技能,传播红色文化,先后开发了梅园新村“小红梅”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9个场景化、沉浸式VR空间,传播红色文化。士官生组建国旗护卫队和礼兵队,与雨花台烈士陵园合作共建实践育人基地。每年为江苏省各类爱国纪念活动提供礼兵服务20余次,获得多个部门致信表扬。学校2次获评团中央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荣获2021年“挑战杯”红色筑梦专项全国竞赛优胜奖。

(责编:何淼、熊旭)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