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很多,但并非人人都称得上“工匠”。

如果说工人是在生产一线冲锋的生力军,那工匠可称“虎狼军”——以高超技能为盾,创新创造力作矛,攻坚克难能啃“硬骨头”。瞧,在近日举办的第四届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现场,就有不少这样的“能手”:有人可凭手上“功夫”为导弹“雕刻”翅膀,也有创意发明每年可节约上千万元成本,其中亦不乏技术“高手”,怀揣的一身“绝技”可比肩世界一流水准。

这些“工匠”并非一般公众眼中的“精英”,有的是技校、高职的毕业生,不少还是来自于车工、钳工、焊工等看似平凡普通的岗位。但他们以自身的成长轨迹诠释着平凡中的不平凡。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人人皆可创新,皆能创新,即便在“小”岗位上,也能走出既有技艺又有创造力的“大”工匠。

时代呼唤工匠 需求“倒逼”创新

48岁的刁克剑,现为抚顺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信息化应用研发中心主任。31年前刚入行时,他只是一名普通的钳工,但如今已成为微电子领域一位响当当的专家,还当选为“中国石油榜样人物”,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者。

在第四届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上,刁克剑带来了不少“干货”——徽章般大小的便携式硫化氢报警装备,体积只是进口产品的1/40,价格还下降八成左右;手枪形状的智能巡检仪,把它对准巡检监测部位,轻扣扳机,原需10多分钟完成的巡检作业现只要1分钟即可搞定;石化专用智能化抑爆器,即“消防机器人”,可在32微秒内完成火灾隐患探测、识别等并完成预定灭火动作;还有国家第一代石化换热器检维修机器人,工作效率相当于12位工人……

近10年来,据刁克剑介绍,他已有14项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有6项填补国内空白。

有人问:这些创意都是如何来的?

“都来自生产实践。”在刁克剑看来,这也是职工创新的一大特点,“我们是一线职工,很多想法都是来自于岗位上遇到的问题。”

“可以说是工作需要逼着我们去创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二○工厂机械制造技术员、高级技师陈卫林指着一个螺栓说。

这个螺栓长不过48毫米,粗不过一个成人的小手指,其貌不扬。“但这样一个进口的螺栓价值近3万元,因为供货周期长,有时花钱都不一定能买到。可缺了它,几亿元的飞机也只能停在维修厂。”2007年,工厂给陈卫林及其带领的大师工作室下了任务——必须在半年内攻克这一难关。

正如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热轧带钢厂高级技师曲晓东所说,“问题就在那里,总要有人去解决”。

随着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当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已广泛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中,可以说新问题、新挑战也对产业工人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其说是岗位需求“倒逼”职工创新,不如说,是时代呼唤以工匠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技能人才。

成长没有捷径 唯有勤学苦练

虽说“山”就在那里,但怎么“翻山越岭”,成长为“大国工匠”?也曾有青年员工问陈卫林有没有成功的捷径,他说,唯有勤学苦练。

“我所从事的航空装备零部件制造,在材料组成和加工工艺方法等方面与民用产品零部件有着本质的差别,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装备修理质量,甚至关系到飞行员的生命和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在工作之余,陈卫林几乎把所有精力都耗在学理论、钻技能、练本领上。

22年前刚入厂时,他还只是个从芜湖技校毕业的新人,每当看到师傅们加工出漂亮得出奇的零件时,都羡慕到“眼红”。那时他就定下目标:一定要亲自加工出让大家都叫绝的高精零件。于是,他白天几乎成了师傅的“跟屁虫”,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晚上回到宿舍,就抱着机械加工专业书“死读”。那时计算机刚普及,别人泡网吧打游戏、聊天,他就在网吧自学CAD、CATIA等机械加工常用软件。

有一天,陈卫林突然接到一项任务——负责某型装备关键活塞组件的攻关。这种组件工艺要求高、加工难度大,特别是孔深处的密封胶圈槽对刀具刚性有着极端苛刻的要求,而市场上买不到这样的高强度刀杆。后来,他突然想到可以利用一些废旧的硬质合金刀杆,采用低转速、小走刀的方法来完成。后经验证,如此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完全符合航空装备使用需求。

“所谓灵感,就是来自一遍又一遍消化图纸,然后根据平时所积累的经验揣摩加工的过程。”陈卫林说,“技能都是越练越熟的。”

“机遇、机会总偏爱有准备的人,要做好准备就要不断积累。”虽说最初只是一名钳工,但刁克剑坚持考进职大进修,自学了英语、法语,为此还用坏了10多个电子词典,并对计算机信息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刁克剑后来因计算机技术这一“爱好”,兼职了一份计算机房的工作,“因为是技术负责人,所以自己要先懂。遇到问题时,总是边学边干”。不到10年光景,他自主研发了八项智能化科技安防产品,其中不少成果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江振声是景德镇“粉彩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闪亮的白瓷瓶上勾画出道骨仙风的人物就是他的工作之一。但正如并非所有的陶瓷都是精品,也并非所有的陶瓷匠人都能成为“大师”,江振声的笔下功夫就是33年厚积薄发的结果。

“守”“破”“离”,是一个陶瓷绘画匠人成长的基本路径。江振声介绍,“守”就是模仿,练基本功,一般这一阶段需要练三五年;接下来是“破”,在基本功扎实的基础上,开始慢慢摸索自己的风格,和其他学徒一样,江振声在这阶段里磨练了20多年;最后,“离”也就是彻底形成自己的风格。画了30多年陶瓷,江振声在最近才敢说自己已经形成了个人风格。

可能有人会觉得,“勤学苦练”这套已经过时了。但在80后工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数控加工技能大师曹彦生看来,工匠就是要追求精益求精,这是没有止境的过程。至今,他还记得师傅曾说的一句话:“工作没有捷径,要么你就踏踏实实地学,要么就甭干。”

培育青年工匠要多方搭“阶梯”

在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这被不少业界人士认为是技能人才的“风口”。据了解,2018年全国技能劳动者达1.65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有4791万人。如何培育出更多兼具高技能水平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工匠”,也成为一个重要命题。

回想自己一路“摸爬滚打”的历程,刁克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在这个时代,仅靠单打独斗很难完成重大技术攻关。”因此除了苦练“内功”,青年工匠也需要学会借用“外力”,“要多和别人交流,多结识可以学习、合作的伙伴”。

“现在国家重视,年轻人钻研技能的劲头也很足,单位要多鼓励这种劲头,多给青年人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让这种氛围烧得更旺些。”如今,以陈卫林名字命名的国家级大师工作室便已成为这样一个平台,由中年技术骨干带领年轻人开展技术攻关、交流,“厂里的年轻人都争着进来”。

在本届创博会期间举行的“大国工匠与国家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职工国际旅行社总社党委书记赵世洪也表示,应加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建立健全职工技术创新体系,把职工技术创新嵌入企业研发链条,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同时,应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赛、技术交流、技术培训等活动,开展名师带高徒,传授绝技绝活儿,促进“传帮带”效果的最大化,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工匠人才。

赵世洪也建议,要注重提升创新水平,引导职工紧贴企业生产实际,瞄准重要环节,积极开展群众性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等活动。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创新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服务,积极向政府相关部门推荐优秀成果,促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历来是创新的生力军。”全国总工会原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李滨生也指出,各级工会要充分发挥自身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群众优势,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朝着更全面、更精准的方向发展,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记者 孙庆玲 张茜

(责编:何淼、岳弘彬)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