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出台,释放了哪些信号?面对一系列明确的目标与任务,未来,职业院校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对此,记者与北京市商业学校副校长黄凤文展开对话。
信号:“面向全体劳动者,形成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并重新格局”
记者:《行动计划》的出台,对职业院校来说意味着什么?
黄凤文:可以说,《行动计划》的出台,标志着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作为其应有使命,有了政策上的支持、方向性的指引和实施上的指导。为职业院校更好发挥资源优势,走出一条改革创新发展之路提供了行动指南。
进一步明确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格局。文件明确,职业院校要面向全体劳动者特别是重点人群及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开展大规模、高质量的职业培训,这意味着,从此,职业院校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劳动者,并为此加快形成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并重的办学格局,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明确了职业院校开展培训的运行模式。文件中明确要建立政府引导、行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多方协同培训机制,使职业院校成为开展职业培训的重要阵地。文件突破了一直困扰院校无法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多劳不多得”的政策瓶颈:推动职业院校培训量计算标准化、规范化,可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全日制学生培养工作量,与绩效工资总量增长挂钩;允许职业院校将一定比例的培训收入纳入学校公用经费。
此外,还指明了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路径。职业院校要面向三类人群开展三类培训:一要面向企业职工开展技能培训;二要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去产能分流职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就业创业培训;三要面向“失业人员”开展再就业培训。
挑战:“师资队伍转型、培训课程设计、院校管理模式转型”
记者:全面开展职业培训,职业院校将面临哪些挑战?
黄凤文:首先是来自职业院校师资队伍转型的挑战。职业院校大多是事业单位,招聘的教师多是从校门直接走出来的具有较高学历的大学生或研究生,他们理论功底较为深厚,但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相对薄弱。而职业培训恰恰要给具有丰富经验和实战能力的企业员工开展培训,这对职业院校教师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然,培训课程设计方面同样存在挑战。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大多是较为严密、完整、系统和权威的,虽然近些年职业院校做了很多有益的教学改革与尝试,如根据“工作过程导向”开发课程体系等,但距企业职工培训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实践距离。职业培训更需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真问题,需要职业院校在开展培训前做大量的企业调研、搜集问题、开发课程,给职业院校带来很大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职业院校管理模式转型的挑战也不可避免。职业培训有一套有别于学历教育的独立运行模式,无论是市场的开拓、教学的运行,还是组织的评价、激励机制的建立等都有其独特性和逻辑性,职业院校如何高质量开展职业培训,更好的落实文件精神,需要系统的思考和科学的设计。
功课:“做好顶层设计、运营队伍及运行机制”
记者:面对挑战,职业院校应该怎样做?
黄凤文:职业院校应做好顶层设计。开展职业培训,职业院校当务之急是在原有学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调研,“以终为始”来设计培训运行模式,可以去知名企业大学、成熟培训机构,抑或是到丰富培训经验的兄弟院校考察学习,从中取得真经,再结合学校的实际和资源优势,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培训的运行模式。
组建专业化的运营队伍也是要做好的“功课”之一。顶层设计之后,需要一套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与之匹配。培训市场的开拓,有别于职业院校的招生,它是常年持续不间断的招生,而且更多与企业、与社会人员等打交道,因此培训业务的开展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市场开拓团队。除此之外,职业院校还要组建相对独立的培训教学团队、研发团队、组织实施团队和服务保障团队等,从而保证职业培训高质量开展。
最后,职业院校需要形成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院校应本着“多劳多得、向一线倾斜、向重难点工作倾斜”的原则,充分调动教师主动转型、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形成一系列管理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如可按规定的程序和办法搞活内部分配,向承担培训任务的一线教师倾斜;同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培训工作的开展与企业经营极为相似,尤其是涉及培训的补贴、经费的使用、成本的控制等方面,需要职业院校科学管理、做好内控流程。
(本报记者 晋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