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关注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  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特别严峻。这不仅体现在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再次刷新历史新高,达到1076万人,且历史遗留和陈年积欠消化较慢,更在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新冠疫情和国际经济危机的双重影响,使得作为就业之“基”的产业发展出现普遍困难和阶段性停滞,吸纳就业的能力和张力大大降低。面对如此形势,群策群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它既关系到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又...

  ■关注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

  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特别严峻。这不仅体现在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再次刷新历史新高,达到1076万人,且历史遗留和陈年积欠消化较慢,更在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新冠疫情和国际经济危机的双重影响,使得作为就业之“基”的产业发展出现普遍困难和阶段性停滞,吸纳就业的能力和张力大大降低。面对如此形势,群策群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它既关系到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又承载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是重大民生工程,是答时代之题。

  解决实际难题,国人历来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重视集思广益,讲究群策群力。实际工作中,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从上到下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对就业创业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许多扶持、鼓励、兜底政策。不仅国家制定了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地方政府频繁举办各种人才市场招聘活动,更有许多学校妙招迭出,校长闪亮登场“直播带人”,书记躬身入企“上门推销”。为了有效拓宽求职登记渠道,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6月21日开通2022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小程序。同日,江苏省发布《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制定12个方面促进措施,不仅强化各级政府和高校的绩效考核内容与责任,还要求国有企业拿出一半以上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定向招聘。与此同时,贵州省也出台专项政策,提出扩大基层就业空间、稳定公共部门岗位规模、扩大企业就业规模、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促进升学与就业有序衔接等20条措施,推动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上海市针对新冠疫情导致城市闭环管理,给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的实际,开展了针对全市11所公办高职院校2561名毕业生的大规模问卷调查,及时提出并实施后疫情时代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建议。

  上述种种,足以体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业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但是客观地讲,这些举措和创新只能算作政府部门在推销人才“成品”和消化人才“库存”方面所做的努力,是在设法化解“供需错配、信息不对称、人岗不相适应”等结构性就业矛盾。从标本兼治的角度看,只有彻底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难题,才能让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避免陷入恶性循环。对此,各职业院校结合各自实际做出多样探索,并取得良好成效。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工程”,用“五张牌”推动就业创业工作;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着力打造“金牌”就业教育和服务体系,助学生理性择岗就业;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构建就业育人格局,形成“校政行企联融”一体化人才培养输送模式。实践证明,纵有一打高超的就业面试技巧,也敌不过能够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创业,终究离不开学校的精心培养。

  就业是民生“基本盘”,经济“晴雨表”。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答时代之题,需要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以更加长远的眼光来看,眼下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人才政策,不仅要以待遇吸引人,更要重视改良环境,为人才搭建发展平台、用武之地,让他们留得住、用得上、发展好,以带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和产业的创新发展,为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和创业机遇,以实现“一招好棋”带活全局;同样,高校不能只教学生求职技巧,只在就业季才去“直播带人”抱佛脚,强做“硬推广”,更要重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让毕业生靠真本事吃饭,让毕业生成为学校的活名片,以良好的品牌信誉为学生畅通就业之门,形成良性循环。

  (作者:王寿斌,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党委副书记)

[ 责编:田媛 ]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