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研究表明,入职初期是新教师形成专业认同感、教育工作模式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对新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入职初期是新教师形成专业认同感、教育工作模式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对新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积极的具有榜样作用的关键人物和正向积极的关键事件,将使新教师产生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产生对榜样的追求和对成长的期望,这些积极的因素将成为教师发展的动力资源。因此,在新教师刚入职这个关键时期,要通过创新教研方式,为新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榜样,让更多积极事件影响新教师。

  实行师徒制引领优秀教师当师傅

  新教师初入职场首先面临的是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这种角色转换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自豪、兴奋和期待,也有疑惑、担忧和恐慌。从心底里愿意有可依赖的人,愿意别人出主意,告诉自己做什么、怎么做。经验表明,职初的新教师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某位教师作为认同的对象和行为的基本参照,此后,新教师会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造和更新。因此,给每位新教师配一位经验丰富的成熟教师作为导师,师徒结对,及时帮扶对新教师来说特别重要。

  近年来,很多幼儿园都采用这种结对指导方式,但有相当多的幼儿园在为新教师配备经验教师时,却没有经过审慎的选择和精心的安排,致使这种指导方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幼儿园应该将师德和专业智慧双优的教师作为帮带新教师的最佳人选,支持、帮带新教师,给予适时适宜的指导和建议,及时解决新教师在职初适应和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情感、知识和能力方面的问题和困惑。总之,要通过师徒制引领,在心理安全与情感支持、专业发展与能力形成、职业理想与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予新教师全方位的指导与帮助。

  熟悉工作流程跟班观察优秀教师

  当前,一些地区职前培养的滞后性和实习见习的简略式,致使多数新教师先天不足,应知应会的日常带班工作无法顺利完成。北京市第六幼儿园的做法是,不仅为每位新教师选一位师德和专业双优的经验教师作为导师,而且新教师入职的第一周不带班,只是“跟班观察”导师的所有工作。幼儿园为他们设计了包含时间流程、教师工作内容、幼儿活动内容、我的思考、与导师交流等方面的记录表。

  新教师的观察分为三个步骤:一是依据记录表的前三项内容,观察和记录导师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孩子做什么事情;二是对照自己职前所学,思考这些活动的依据、意义和价值,以及自己存在的疑问;三是对照导师每个时间段的所作所为和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导师深入讨论,进一步明确各个环节的活动内容、基本规范、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以及自己看到的事实有没有遗漏,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有没有偏差。第二天以后,重复同样的观察和研讨内容与方式,并对随机发生的事件进行重点的分析和讨论。这种基于观察到的事实证据的学习和研讨,迅速有效地提升了新教师的带班能力和应对日常事件的能力,不仅让新教师知道了应该怎么做,还懂得了为什么需要这么做。

  跟班观察优秀教师不仅能让新教师熟悉幼儿园的工作流程和基本行为规范,为新教师在专业能力上给以示范和引领,而且,优秀教师还能在职业道德和人格品质上对新教师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优秀教师游刃有余的工作状态,受到孩子们拥戴、信赖和崇拜的感觉,都能成为新教师职业发展的积极动力和行动的榜样。

  渐入式工作、积极性评价增信心

  当新教师通过深入系统的观察熟悉工作流程后,在心理上会有一种安全感和想要实践的愿望。但面对同一个班级、相同的工作内容、同一群孩子,看别人做和自己做是两回事,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做和刚入职的新教师做完全不同。加之幼儿园教师工作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在工作初始阶段就担当起全部工作容易让新教师难以应对,产生很多实际困难和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需要从容易的或者新教师擅长和有把握的工作环节入手,分步骤、渐入式地进入工作,让新教师从一开始就体验到成功和胜任感,待新教师有了一定的自信心后,再逐步增加工作环节和工作内容,直至担当一日生活的全部内容。这一过程的长短因人而异,有些新教师适应和进入得快,而有些新教师则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工作的过渡。

  在新教师的过渡性适应阶段,指导教师、幼儿园负责人和同事对一些关键问题的及时指正和反馈,有助于新教师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但是,让新教师经常地感受到自己的胜任,看到自己的成功,并及时地得到鼓励和肯定也是特别重要的。为此,导师要关注新教师的工作规范和教育行为,观察新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交流,看到新教师每一个做得好的方面,记录下新教师尽可能多的适宜做法和工作内容,要像对待幼儿那样看待新教师的点滴进步,充分肯定、及时强化、热情鼓励,使新教师保持和激发自信心和胜任感。

  当然,指导教师必须记下重要的事件和值得探讨的问题,供每日重点反思和教研。此外,看到新教师遇到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困难时,应及时适当地予以帮助,以减少新教师的挫败感和焦虑感。

  每日反思让教研成为习惯

  反思是教师职业的重要特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方式之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将“反思与发展”作为幼儿园教师的七项专业能力之一,要求教师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制订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因此,幼儿园要引导和鼓励新教师从入职初期就养成乐于反思、善于思考的习惯。

  一般来说,新教师实际带半日班的第一周,就需要有同班的经验教师、同年级的组长,甚至是幼儿园的业务园长和保教负责人进行跟班观察和事后研讨,基于工作实际和与新教师深入交谈,了解新教师真实的感受和真正的急需。指导和帮助新教师从每天的教育实践中、从每个孩子身上、从同伴和师长那里汲取经验和智慧,学习做该做的事情并且做好,学会说孩子们听得懂的话并和孩子有效交流。特别是基于当日的典型事件进行交流,对于新教师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师徒之间的每日教研应该成为教师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要使之成为新教师日后工作的内容和习惯。幼儿园还要对照《专业标准》中的14个方面62条基本要求,重点帮扶新教师缺什么补什么。共性的问题幼儿园可以通过专题式集中培训解决,个性的问题则需要一对一的帮助、个性化的支持。一周观察、一个月渐入、一年的适应期,相信每一位想把工作做好、肯于付出的新教师,通过这“三个一”的历程,定能成为胜任工作、孩子们喜欢的好教师。

  新教师在初入职时期的所见所感直接影响着他们对职业的理解和对工作的信心。新教师入职初期的角色转换是基于幼儿园现场的全方位的社会化过程,需要有情感支持的动力,需要渐入式递进性的阶梯,需要优秀教师的引领和帮带。让我们共同努力,重视新教师入职的第一步、第一年,动员幼儿园的各种积极因素,为新教师尽快步入胜任阶段铺平道路。

  (刘占兰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幼儿园新教师职业适应的现状调查——基于新教师自评与经验教师他评的比较视角”(课题编号:GYI2018004)的阶段性成果。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