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县中提升计划),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 请介绍一下制定实施“县中提升计划”的背景?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5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92%以上”,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县域高中建设...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县中提升计划),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请介绍一下制定实施“县中提升计划”的背景?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5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92%以上”,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县域高中建设”。我国县域普通高中(县、县级市举办的普通高中,以下简称县中)规模超过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总数一半,是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办好县中对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带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和人才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通过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到2020年如期实现了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县中办学资源得到显著扩大。但是,目前一些地方县中发展还存在生源和教师流失比较严重、基础条件相对薄弱、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特别是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选课走班,县中办学资源不足问题更加突出,迫切需要加大扶持力度,整体提升县中办学水平。

  2.实施“县中提升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设计,请谈一谈计划实施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实施“县中提升计划”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核心任务,按照“坚持源头治理、强化政府责任、促进协调发展、深化教学改革”的工作原则,统筹谋划市域内县中和城区普通高中发展,进一步健全县中发展提升保障机制,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着力解决县中优质生源和优秀教师过度流失问题,积极改善县中办学条件,推动全面提高县中教育质量,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奠定基础,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县中提升计划”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

  答:“县中提升计划”提出了1项总体目标和5个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县中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市域内县中和城区普通高中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健全,统筹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推动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以上。具体目标是:一是公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全面规范,县中生源流失现象得到根本扭转;二是教师补充激励机制基本健全,县中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三是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基本健全,县中办学经费得到切实保障;四是薄弱县中办学条件基本改善,学校建设基本实现标准化;五是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县中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围绕落实主要目标,“县中提升计划”提出了四项重点任务。一是深化招生管理改革。要求各地全面推进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录取模式,着力构建规范有序和监督有力的招生机制,坚决杜绝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防止县中生源过度流失,维护良好教育生态。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各地促进优秀人才合理流动,防止县中优秀人才流失;加大县中教师补充力度,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强教师培训,保障教师待遇,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县中教师队伍。三是改善办学薄弱环节。要求各地加强县中标准化建设,全面化解大班额,有效控制大规模学校;加强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实验设备与信息化教学条件建设;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改善学校食宿卫生等生活条件。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求各地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大力推进优秀教学成果应用,完善选课走班、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发展指导,充分利用农业农村资源,加强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具有鲜明县域特色的普通高中育人模式。

  4.“县中提升计划”采取哪些措施防止县中生源流失?

  答:按照中央有关部署要求,在2021年招生工作中,教育部指导各地大力推进普通高中公民同招和属地招生政策,着力构建规范有序和监督有力的招生机制,积极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发展。为坚决遏制县中生源流失,这次“县中提升计划”主要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对加强招生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明确各级招生管理责任,提出各地要在落实县级招生管理责任的基础上,切实强化省级统筹责任和地市主体责任,严格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全面落实公民同招和属地招生政策;二是强化招生工作监管,要求各地全面建立地市级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录取网络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省级统一招生录取网络平台,切实加强招生计划和录取过程管理,加大对违规招生行为的查处力度;三是增加农村学生升学机会,提出“十四五”期间高校招生有关专项计划将继续对基础教育薄弱地区予以支持。

  5.“县中提升计划”在加强县中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考虑?

  答:为推动解决县中教师总量不足以及招聘难、留不住等问题,促进整体提升县中教师队伍素质,“县中提升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县中教师补充力度。要求各地严格落实中央关于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统筹管理的相关规定,依照标准条件及时补充县中教师。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加大县中教师培养力度。同时,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不得挤占县中教职工编制或长期借用县中教师,严禁公办学校教师在民办学校任教。

  二是健全县中教师激励机制。要求各地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中高级教师岗位设置适当向县中倾斜,合理核定县中绩效工资总量,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向优秀人才倾斜。

  三是严禁抢挖县中优秀教师。要求各地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教师流动手续,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对未经组织人事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恶意从县中学校抢挖人才的,停止学校各类评优评先资格。

  四是提高县中教师队伍素质。教育部组织开展县中校长和教师骨干示范培训,省级组织县中校长和教师全员培训,促进提高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要求地方各级教研部门要配齐普通高中各学科专职教研员,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县中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和指导。

  6.“县中提升计划”提出要实施县中托管帮扶工程,请介绍一下具体实施方式。

  答:为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提升县中办学水平,“县中提升计划”提出通过国家引导、地方支持、双向选择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县中托管帮扶工作,努力使每个教育基础薄弱县都得到支持。

  一是明确各级托管帮扶任务。教育部依托举办附属中学的部属高校,面向100个县托管100所县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对口支援关系,组织东部发达地区省份,面向西部10省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组团式对口帮扶。同时,要求各省(区、市)要组织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开展县中托管帮扶工作;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组织区域内优质普通高中与薄弱县中开展联合办学、对口支援,每所优质普通高中至少托管帮扶1所薄弱县中。

  二是建立托管帮扶保障机制。要求有关高校和地方要协商制定县中托管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托管高校在县中校长选配、教师招聘、师资培训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应给予积极支持和相应保障。明确托管高校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不得收取“品牌费”,地方政府可给予托管高校一定管理费,用于托管工作有关支出。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在托管帮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校、团队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7.“县中提升计划”还提出要实施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请介绍一下工程实施的主要措施和要求。

  答:为补齐县中办学条件短板、加快缩小城乡办学条件差距,“县中提升计划”提出实施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并统筹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确保“十四五”期间如期完成县中标准化建设。一是完善建设标准。为更好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满足实施选课走需要,提出国家修订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完善普通高中学校建设要求。二是加大财政投入。提出国家继续实施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项目,重点支持改善县中基本办学条件。同时,要求各省(区、市)要指导市县“一校一案”制订本地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切实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并严格学校建设经费管理,严禁超标建设豪华学校。三是扩大教育资源。要求在常住人口5万人以上或初中毕业生2000人以上的县,原则上应建设1所普通高中。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要求各地实现县中网络联接全覆盖,完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保障体系,加快提升县中教育信息化水平,更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8.如何加快消除大班额和有效控制大规模学校?

  答:近年来,各地综合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在化解大班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全国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为9.45%,比2017年下降了近21个百分点,但中西部地区大班额比例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地方还存在大规模学校问题,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也不利于学校管理和学生身心健康。对此,“县中提升计划”进一步提出了工作目标和要求,一是加大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实施力度,全面消除56人及以上大班额,普通高中新入学年级班额不得超过55人。二是对现有的大规模学校,各地要结合实际制订规模压减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化解大规模学校,并随着办学规模调整,优化校舍资源配置和功能结构,有效改善教学条件和学习生活环境;严禁随意撤并县中,新建普通高中规模不得超过3000人,防止出现新的大规模学校。

  9.“县中提升计划”在提高县中经费投入水平方面提出了哪些政策要求?

  答:针对部分地方存在的县中教育经费投入水平总体偏低,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县中提升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障措施。一是提高县中投入水平。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普通高中教育投入力度,并向县中倾斜。二是健全经费投入机制。要求各省(区、市)科学核定普通高中办学成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完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学费标准定期动态调整机制,适时提高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水平,省、市两级要加大对欠发达县区经费投入,确保县中生均公用经费足额拨付到校。三是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继续实施好国家助学金和免学杂费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10. 如何保障“县中提升计划”各项目标、任务和措施落实到位?

  答:为保障各项目标、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县中提升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强化督导考核评价、大力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求各地把县中发展提升工作作为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认真研究制定本地县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省市县责任,细化政策措施。二是明确了各地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的责任和分工,努力形成工作合力。三是把县中发展提升情况作为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县中发展提升情况跟踪督导机制,国家开展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试点工作,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四是要求各地加大对县中发展提升工作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宣传县中发展提升的典型经验和有益做法,大力营造县中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