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出台《意见》的重要意义。 答:一是落实中央相关要求的需要。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大批各方面各领域的优秀人...
日前,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出台《意见》的重要意义。
答:一是落实中央相关要求的需要。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大批各方面各领域的优秀人才。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首要在立德。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先后对广大教师提出“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要”的标准和期望,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二是回应社会关切的需要。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先后涌现出李保国、黄大年、钟扬、曲建武、张玉滚、陈立群、卢永根等大批优秀典型,赢得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党中央对教师队伍充分肯定和信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师德师风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与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之间还存在差距,与新的历史方位下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对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还不完全适应。师德师风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违反师德行为时有发生,损害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三是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需要。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意见》,进一步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方向目标、工作重点、任务举措,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多层面、多环节、多主体参与的师德师风建设格局,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问:请介绍一下《意见》的研制过程。
答:《意见》研制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一线规则。在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总结基层创新经验做法,广泛听取地方教育部门、高校、一线校长教师以及有关专家学者意见,对标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要求、面临的新形势,确定文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通过集中研讨、个别访谈以及书面形式,广泛征求全国各省级教育部门、教育部直属高校以及有关专家学者、教师校长意见,请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校长、教师及专家学者研究提出意见。同时,会同相关部门对有关问题进行充分研讨,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具体举措进行多次沟通协商,反复修改完善,形成文件。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意见》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答: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扩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外延,注重内外机制共建。一方面内强素质,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通过强有力的举措实招和制度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外塑环境,通过提升教师地位、加大教师权益保护,创设良好从教环境,提振师道尊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同时明确了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尊重规律、坚持聚焦重点、坚持继承创新的工作原则,严管与厚爱并重,强化多方协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
主要内容:从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包含“三个坚持”(坚持思想铸魂、坚持价值导向、坚持党建引领)、“三个突出”(突出课堂育德、突出典型树德、突出规则立德)、“四个严格”(严格招聘引进、严格考核评价、严格师德督导、严格违规惩处)、“四个强化”(强化地位提升、强化权利保护、强化尊师教育、强化各方联动)和“一个加强”(加强工作保障)在内的15项具体任务,全方位构建师德师风建设新格局。
问:您觉得《意见》有什么创新点?
答:《意见》立足新形势、针对新问题、寻求新突破,探索务实有效的政策举措,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强化党建引领,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开展系统化、常态化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教师开展社会实践,深入了解世情、党情、国情、社情、民情,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加强教师党建,发挥教师党组织和党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
2.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全方位构建师德师风教育体系。将日常教育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通过课堂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将教师的师德涵养与教育教学工作、立德树人实践结合,在育人实践中锤炼高尚道德情操。开展多层次的优秀教师选树宣传活动,发挥优秀教师典型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法治教育,强化警示教育,提高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规则意识,提升依法执教、规范执教能力。
3.注重日常管理,将师德师风要求融入教师管理各环节。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做在日常、严在日常,在教师的招聘引进、考核评价、日常监督与违规惩处等方面,严格师德师风要求,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师德考核注重对教师行为的约束和提醒。健全教师入职查询制度和有关违法犯罪人员从教限制制度,对于有严重违规行为的教师,终身禁止从教。
4.提高教师地位,着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意见》在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维护教师依法执教职业权利,加强尊师教育,以及鼓励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支持教师工作等多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举措,传承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优良传统,使广大教师受信任、受尊重,保护和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心无旁骛的一心教学、倾心育人,自觉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
问:《意见》和十项准则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意见》和十项准则是国家层面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顶层制度设计。其中,《意见》侧重于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行整体部署,指导各地各校在教育引导、监督管理、营造环境、工作保障等方面全面推进,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十项准则侧重于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要求、划定底线。《意见》和十项准则共同构建起了国家层面关于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体系。要把两个文件的落实结合起来,把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期性和紧迫性结合起来,毫不松懈的抓突出问题治理的同时,整体推进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建设。
问:如何确保《意见》有关举措落到实处?
答:《意见》对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进行了全面谋划,是未来一个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下一步,将把《意见》和新时代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贯彻落实结合起来,推动地方和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加强文件解读。通过媒体广泛宣传,组织专家解读文件精神,充分利用教师工作部门研修培训、高校教师工作部长研讨会议等各类平台,使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深入透彻理解、不折不扣执行,把文件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工作指导。加强对地方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跟踪调研,指导地方和学校按照文件精神和要求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开展相关工作。
三是加强典型引领。对地方和学校的创新做法、典型经验进行及时总结,通过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加强经验交流、互学互鉴,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再上台阶。
四是加强督导检查。将师德师风建设有关要求作为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认定的重要指标项,适时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行动缓慢、敷衍塞责、问题突出的地方和学校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