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外相比,国内慕课尚不成熟,在各个方面都存在诸多痛点,如何以创新的方式实现慕课的“本土化”成为高校及教育机构共同面对的问题。

  2011年“慕课”在美国发端后迅速蔓延,并风靡海外,引发了国际性的教育变革。而在国内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则不温不火,尽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在内的高校以及一些教育机构都十分关注并着手推广慕课,这一概念仍然比较小众,而未获得广泛认知。

  直到今年5月31日,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播放了一期关于慕课(MOOC)的特别节目——“慕课来了”,才让慕课走进了公众视野,随着“慕课”的搜索指数暴涨至原来的300%,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慕课”这一前沿教育模式。

  与国外相比,国内慕课尚不成熟,在各个方面都存在诸多痛点,如何以创新的方式实现慕课的“本土化”成为高校及教育机构共同面对的问题。

  痛点一:欠缺实用性

  本土化策略:垂直技能领域&颁发慕课证书

   “慕课”的产生主要基于美国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很多学习者由于兴趣使然学习课程。而在国内,学习的动机则更倾向于实用性和功利性。学习者往往会考虑这门课程是否能够让自己从中获益——有利于升学、出国?还是有利于求职就业?

  如果要获得广泛的用户群体,那么国内的慕课教育需要融入更多实用的元素。目前,已经有不少教育机构从垂直领域切入,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创新的推出在线学习平台。比如垂直于IT技能领域的学习平台慕课网,专门提供IT类视频课程,并以“只学有用的”为口号。此外还有针对K12教育、英语培训、考试题库类的在线学习平台,都算得上是创新式的“本土化慕课”。

  不少高校也开始进行慕课改革,比如在部分课程上承认慕课学分。未来承认并颁发慕课证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痛点二:师资薄弱

  本土化策略:付费回报教师付出

  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慕课形式的在线教育,师资力量都是留住学生、留住用户的根基,所以前段时间YY才上演了抢新东方老师的戏码。

  从全球范围来看,慕课的发展需要更多老师的参与,在国内更是如此,据调查显示,国内仅有50%的大学教授愿意花时间去录制慕课并提供分享,仅有10%的名教授愿意加入慕课行列,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录制课程需要教师大量的前期准备,而支付一定费用作为劳动回报是合理而有效的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方式。而一些教育机构聘请教师后将费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这样也就失去了“慕课”免费、开放的本质。而据了解,慕课网所聘请的讲师均来自于IT名企,课程内容质量高,全部课程免费开放,延续了慕课的模式。

  痛点三:社会化需求

  本土化策略:增强互动性

  慕课的学习模式是通过在线观看视频来学习,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成为瓶颈。而互动学习、群体学习无疑能够让学习变得更加社会化、效率更高。

  目前很多在线学习网站都在课程中安排了讨论模块,用户间可以围绕问题进行交流。以慕课网的问答模块为例,用户对于技术问题的讨论、分享都可以跟全部用户共享,互相借鉴经验,同时用户还可以参与到慕课网发起的各种活动中,社会化的互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群体学习的需求。

  慕课本身就是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未来会变得更加社会化,让知识在群体间的流动更为广泛。课程笔记、课程讨论、课程评价,都为后来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未来这种更精准的社交模式,将演变出无限可能。

  痛点四:制作成本与课程质量

  本土化策略:打造专业团队

  目前国内慕课课程质量参差不齐,如何保证课程的高质量以及如何解决成本问题都是慕课所面临的痛点。

  据相关人士透露,一个完整的MOOC视频需要有制作人、摄制团队、后期制作等工种,整个制作流程相比电影的制作并不轻松。

  另据了解,清华、北大在每门MOOC课程上平均的投入是20万元人民币。而在美国,投入的所谓“课程装修费用”甚至高达上百万人民币。

  慕课课程的制作在财力上的投入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也是对相关教育机构的考验,做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实属不易。据了解,目前慕课网的视频课程全部自制,从课程设计到拍摄、后期制作都由专业的团队来完成,以此保证课程的品质。

  综上所述,课程的实用性欠缺、师资力量不够强大、用户的社会化学习需求以及高昂的制作成本都是慕课在中国所面临的痛点,解决这些问题是慕课在中国普及所噬待解决的问题。

  慕课已经成为在线教育的焦点,慕课在中国无疑还可以发展得更好、更为普及,但其核心还是要解决痛点,建立起完善的中国式慕课模式。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