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是如何形成的?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如何理解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评价指标是怎么确定的?评价方式、结果与以往有何不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  1 记者:社会各界对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十分关注,请介绍一下《意见》出台的背景。  答:当前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十分重要和紧迫。党...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是如何形成的?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如何理解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评价指标是怎么确定的?评价方式、结果与以往有何不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

  1.记者:社会各界对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十分关注,请介绍一下《意见》出台的背景。

  答:当前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十分重要和紧迫。党的十八大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同时,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宏观管理,也必须强化评价工作,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内外部多方面的原因,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导致了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传授轻全面育人、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制约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许多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把改革教育质量评价作为诊断教育问题、完善教育政策、改进教育教学的重要举措,收到了良好效果。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能够解决我国实际问题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2.记者:教育质量评价十分复杂,请问《意见》是如何形成的?

  答:在研制过程中,我们注重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专业机构的作用。

  2010年,教育部将上海确定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组织研制了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进行了中小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改革试点。其他一些地区也积极探索。从试点情况看,这项改革对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为在全国推进评价改革奠定了很好的实践基础。

  我们组织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基础教育课程中心等单位的专家进行了专门研究,收集和分析了国内外关于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文件、研究报告等资料,吸收了上海绿色指标改革实践的成果,借鉴了PISA的有关做法。先后邀请了100多位课程、教研、评价、监测、督导等领域的专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中小学校长教师进行座谈,深入听取意见。两次书面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意见》。

  3.记者:评价改革涉及诸多方面,需要进行系统设计,请谈一谈这次改革的总体思路。

  答: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改革的总体思路,主要是“强化导向,促进发展,协同推进”。

  强化导向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通过综合考查学生发展情况评价学校教育质量,扭转当前普遍存在的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推动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促进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等功能,重视学校进步和努力程度,改变过于强调甄别和简单分等定级的做法,促进学校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出特色。  

  协同推进就是要统筹规划相关改革,主要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等,使各项改革协调配合,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

  关于评价内容,我们组织专家进行了反复研究,借鉴了PISA和上海绿色指标的做法,将学生发展状况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内容,即直接看培养对象本身。教育质量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力求体现育人为本的思想,转变教育质量观和评价观。同时,提高教育质量离不开相应的条件,教师队伍、教育投入、设施设备、教育教学管理等是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意见》提出要收集这些相关因素的数据资料,为全面分析教育质量成因提供参考。

  4.记者:如何准确理解此次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答:这次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评学校看质量,评质量看学生。科学多元,就是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还要符合评价规范,由单一评价变为综合评价。

  这次改革主要是两大任务,一是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包括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健全评价标准、改进评价方式方法、科学运用评价结果等;二是完善推进评价改革的保障机制,包括协同推进课程教学、招生考试等相关改革,加强专业基础能力建设,保障评价经费投入等。

  5.记者:大家把这次评价改革称作绿色评价,请介绍一下选择这些评价指标的主要考虑。 

  答:建立大家所说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是这次改革的重点。评价内容和指标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这套指标框架力图把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细化和具体化,同时针对当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重在综合考查学生发展状况,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又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关注共同基础,又关注兴趣特长;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益。

  其中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是针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出的。品德发展水平包括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4个关键性指标,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学业发展水平包括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4个关键性指标,不是简单强调考试分数,而是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和应对未来挑战所需能力和素养。身心发展水平的指标最多,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审美修养、人际沟通、情绪行为调控,不仅重视孩子们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兴趣特长养成,是在关注统一要求、全面发展的同时,针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出的。包括好奇心求知欲、爱好特长、潜能发展3个关键性指标,主要目的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学业负担状况,包括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4个关键性指标。主要目的是关注学生学习效率,保护学习兴趣和热情,着眼孩子们的长远发展,就像现在衡量经济发展强调“绿色GDP”一样,评价教育质量也应该强调“绿色”。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目前的评价指标框架一定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必须要迈出这第一步,解决有无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在实践中探索完善,逐步形成更加科学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6.记者:这次评价改革与以往相比,在评价方式方法上有何不同?

  答:评价方式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注重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根据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将评价建立在大量数据支撑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改变过去主要依靠经验和观察进行评价的做法;二是强调注重考查学生进步的程度和学校的努力程度,改变过去单纯强调结果不关注发展变化的做法;三是强调注重促进学校建立质量内控机制,改变过于依赖外部评价而忽视自我诊断、自我改进的做法。

  评价方法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现代评价方法的运用,主要是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价,辅之以必要的现场观察、个别访谈、资料查阅等,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二是强调面向学生群体采取科学抽样的办法,改变统考统测的做法,避免加重学校和学生负担。

  7.记者:在评价改革中,评价结果的呈现和使用非常重要,这次有何改进?

  答:在评价结果的呈现上,这次改革提出要对评价内容和关键性指标进行分析诊断,分项给出评价结论,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报告既要肯定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也要明确指出存在的具体问题,不用成绩掩盖问题,也不因问题否定成绩,就像我们的体检报告,把身体各个部位的情况和问题一一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笼统地说身体好或不好。

  在评价结果的使用上,着重强调了改进和激励功能。评价结果要作为完善教育政策措施、加强教育宏观管理的重要参考,作为考核奖惩学校的主要依据。同时,也要求学校正确运用评价结果,改进教育教学。

  8.记者:教育质量评价专业性很强,在改革实践中,有哪些难点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答:评价改革涉及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工具等诸多方面,专业性很强,有的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有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一是评价指标的细化问题。《意见》提出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初步建立了综合评价的指标框架,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按照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教育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分别进一步研究细化相应的评价指标、考查要点。

  二是评价标准的健全问题。有些在国家课程标准和相关政策中有明确的量化要求,像体质健康、作业时间、睡眠时间等,但有的只是原则性要求,目前还缺乏相应的具体标准和全国或区域的常模,像学生品德发展、兴趣特长等。

  三是评价工具的开发问题。有的指标如理想信念、好奇心求知欲、潜能发展等非常重要,但如何有效地测量,还需要开发和完善相应的工具。除此之外,我们还亟需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评价队伍。

  9.记者:为确保评价改革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推进哪些相关改革?

  答:推进素质教育,评价改革固然很重要,但还需要协同推进相关改革。一是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加强体育、艺术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强化实践育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要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二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兴趣特长的考查,使评价和考试招生的要求相一致,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

  10.记者:《意见》出台后,如何确保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答:综合评价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系统工程,需要精心组织,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一要健全工作机制。省级教育部门应当加强统筹规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具体任务、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各地教育督导部门要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纳入学校督导评估范围,具体组织实施评价工作。

  二要认真组织培训。教育部将组织专题培训,指导地方把握好改革的总体要求、制定好实施方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加强对地(市)、县(区)工作的指导,确保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三要建立改革实验区。教育部将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各地教育部门也要抓好一批实验区,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标准和相关配套改革,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四要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教育部将建立评价资源平台,组织专业机构制定评价操作指南,开发科学的评价工具,促进评价资源共享。各地也要充分发挥教育质量评价、监测、教研等机构的专业支持和服务作用,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细化指标、完善标准、开发工具等。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