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组成要素概括为“一个中心、两类技术、三种要素”,即“一个中心”是以人(用户)为中心、“两类技术”分别是支撑元宇宙的软件和硬件的技术、“两类技术”分别是支撑元宇宙的软件和硬件的技术。

本文作者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以及陈胤默、路先锋、王喆。文章来源于 《学术研究》2023年第8期,“张明宏观金融研究”微信公众号。

本文大约14000字,读完约30分钟。

摘 要

元宇宙是以技术集合为基础,以虚拟世界构建为核心,不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上升到未来社会和文明形态的设想。元宇宙的组成包括“一个中心、两类技术、三种要素”。当前,元宇宙的应用热点领域涵盖元宇宙游戏、去中心化金融、虚拟数字人和虚拟空间。基于此,元宇宙对产业、消费和金融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元宇宙可能在技术、应用和制度层面给经济金融发展带来负面冲击。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推广元宇宙过程中需在技术、应用和制度层面加大监管和政策力度,有序规范和引导元宇宙发展。

正 文

元宇宙是以多重技术集合为基础,以虚拟世界的构建为核心,不局限于技术层面,而上升到未来社会和文明形态的设想。元宇宙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尼尔·斯蒂芬森于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ash)中。近年来,元宇宙作为一种新兴数字技术集合和应用模式,其存在的意义,对传统经济金融行业的冲击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学界、业界和政界对此众说纷纭,并未形成统一共识。笔者认为,就元宇宙存在三个重大问题亟需厘清:一是元宇宙的概念界定及其运营模式如何?二是元宇宙对经济金融的积极影响何在?三是元宇宙对经济金融可能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回答如上三个问题有助于厘清元宇宙的本质属性和相关影响,认清元宇宙的风险属性,以更好地把握元宇宙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界定元宇宙的定义与内涵,第二部分介绍元宇宙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梳理元宇宙对经济金融领域的积极影响;第四部分总结元宇宙在技术、应用和制度层面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为结论。

一、元宇宙的概念特征

本部分首先梳理现有文献对元宇宙的概念界定;其后介绍元宇宙的组成要素。厘清元宇宙的概念及组成要素是认识元宇宙的重要基础。

(一)元宇宙概念界定

元宇宙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尼尔·斯蒂芬森于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ash)中。在文中作者描绘了一个通过戴上耳机、目镜并连接终端,以虚拟分身进入的线上虚拟世界。这一世界平行于现实世界,人们能够在其中展开工作生活。在更早的时间,弗诺·文奇在科幻小说《真名实姓》(True Names)中,也描绘了通过脑机接口进入的具有真实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被认为是元宇宙的思想源头。

此后,元宇宙的设想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科幻影视文学中,例如《黑客帝国》、《异次元骇客》、《头号玩家》等。与此同时,元宇宙主要在游戏领域得到发展,如1990年代出现的《Web World》、《Active World》构建了开放式社交的虚拟世界。21世纪以来,《第二人生》、《我的世界》、《第九城市》等多人在线开放式游戏得到快速发展。然而,早期元宇宙更多地存在于文学、影视和游戏中,这一概念和模式并不清晰,没有引起现实的关注。2021年,元宇宙概念火爆,进入产业和资本领域。

元宇宙,英文为Metaverse,也被翻译为“元界”、“超元域”、“虚空间”、“超感空间”等。从字面意思来看,“Meta”源自希腊词根,具有“元、超越”之意,“verse”取自“universe”(宇宙),Metaverse可以理解为“超越物理世界的宇宙”。根据维基百科,元宇宙是一个基于社交链接的持久化和去中心化的在线3D虚拟环境。元宇宙的概念随着时间和技术进步不断发展,目前学术、产业等有关各界都尝试对其界定(见表1)。风险投资家马修·鲍尔(Matthew Ball)长期研究元宇宙,将其定义为“一个由实时渲染的三维虚拟世界组成的大规模、可互操作的网络,可由有效的、无限数量的用户同步和持续地体验,具有个人存在感,并具有数据连续性”。微软董事长纳德拉认为元宇宙“跨越了物理和数字世界,将人、物、场在商业和消费互联网中融于一处”。我国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纪委)在《元宇宙如何改写人类社会生活》的文章中将元宇宙定义为“基于互联网而生、与现实世界相互打通、平行存在的虚拟世界,是一个可以映射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

元宇宙与第三代互联网的发展具有紧密关系。目前,互联网经历了第一代电脑互联网和第二代移动互联网,正在向第三代互联网(Web3.0)升级迭代。互联网Web3.0阶段是以人为中心的网络,具有万物互联网、高度智能、高度交互的特征。马修·鲍尔(Matthew Ball)认为元宇宙是移动互联网的准继任状态,不会从根本上取代互联网,而是在其基础上不断地对其进行改造。聂辉华和李靖认为元宇宙就是第三代互联网,与现实世界平行并能与现实世界互动。方凌智和沈煌南则强调元宇宙是互联网发展的终极阶段,是社会信息化、虚拟化的必然趋势,代表了未来全新的社会形态。然而,王文喜等则认为元宇宙是互联网之上的应用,不能将二者简单等同起来。

笔者对不同研究者的描述进行总结,发现元宇宙的内涵至少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第一,元宇宙以多重技术集合为基础。技术是元宇宙实现的重要驱动因素。喻国明认为,元宇宙是将区块链技术、交互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及运算技术等一系列数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Lee列举了驱动元宇宙发展的重要技术,包括扩展现实、人机交互、人工智能、区块链、计算机视觉、物联网和机器人技术、边缘和云计算以及未来移动网络。其中,中央纪委有关于元宇宙的文章中指出,扩展现实技术、数字孪生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是元宇宙的三大核心技术。方凌智和沈煌南也将人工智能、交互技术、云计算和边缘计算视为支撑性技术。

第二,元宇宙以虚拟世界的构建为核心。在元宇宙中,用户与互联网交互将从二维上升为三维,身临其境的沉浸体验是重要特征,这也被称为具身沉浸性或沉浸式现实主义。此外,元宇宙还具有广泛、普遍的可得性、可访问性、可扩展性、实时互动性、超时空性等特征。

更重要的是,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相交融,二者的关系是各界讨论的焦点。一方面,现实世界是元宇宙的重要依托,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相连,是现实世界的映射和主观反映。另一方面,元宇宙又能自由创造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超越,甚至能够反作用于现实世界。沈阳和向安玲指出元宇宙不是与现实平行,也不能完全替代现实世界,应当“以虚补实”,反哺现实社会的生产力提升及生产关系的革新。

第三,元宇宙不局限于技术层面,而上升到未来社会和文明形态的设想。Duan等指出元宇宙建立在Z世代社会价值观的基础上,即认为线上和线下的自我无差异。元宇宙不仅局限于技术维度,而是对未来社会乃至文明形态的设想,具有社会性和文明性特征。对于元宇宙的讨论,关乎人类与技术共处、与机器共生、与代码共事等深刻议题。

(二)元宇宙的组成要素

马修·鲍尔(Matthew Ball)总结了元宇宙的八大要素:扩展现实硬件、超高速网络、强大算力、大型虚拟平台、信息共享工具和标准、支付手段、内容和服务、用户。Park和Kim则将元宇宙的结构分为硬件、软件和内容三种组成和用户交互、实现和应用三种路径。基于已有研究,笔者将元宇宙的组成要素概括为“一个中心、两类技术、三种要素”。

第一,“一个中心”是以人(用户)为中心。无论是元宇宙还是互联网Web 3.0都是以人为中心。在元宇宙中,用户不仅是数字内容的创造者和供给方,也是数字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一方面,现实世界的用户通过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元宇宙中的虚拟身份化身。另一方面,用户通过软硬件技术支持进行人机交互,从而实现在元宇宙中的内容生产、消费等活动,形成元宇宙的数字经济系统、政治系统以及新的社会关系。此外,对用户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影响平台和企业的决策。

第二,“两类技术”分别是支撑元宇宙的软件和硬件的技术。一方面,硬件支持主要有三种:一是消费端用于连接进入元宇宙的接口和设备。其核心技术包括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在内的扩展现实技术(Extended Reality,XR)。此外,脑机接口技术也是重要的潜在接入渠道。二是企业侧用于交互或开发元宇宙的硬件设备。物联网技术使得万物互联成为可能,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的融合需要工业相机、投影和跟踪系统以及扫描传感器等硬件(Matthew ball,2021)。三是底层用于支持网络运行的硬件和基础设施。支持元宇宙需要有强大的网络和算力支持,这些依赖于5G乃至6G通信网络、GPU芯片、显示硬件、数据存储设备等硬件。另一方面,软件支持。在对元宇宙世界的构建过程中,从声音、运动、物体的识别,到对象和场景的生成均需要大量先进的软件支持。例如,在游戏产业中,沉浸式视觉体验需要大容量的视觉数据处理和对模糊物体的生成识别,动画特效、界面设计以及3D引擎等高精度软件能够提供有效支持。又如,元宇宙发展需要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仿生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软件支持。随着元宇宙在各领域的延伸,教育、办公、社交等方面的专业应用软件需要也随之产生,元宇宙中大量的数字资产形成和数字货币交易也需要区块链和平台等软件支持。

第三,“三个要素”分别为内容、平台和交易。一是内容方面,数字内容是实现和充盈元宇宙的重要部分,是没有被平台所完全涵盖的虚拟商品和服务。其范围包括游戏、音乐、娱乐等广泛领域。数字内容的供给方包括平台、企业和用户。根据数字内容构建过程的不同,可以分为完全由平台主导的“专业生产内容”模式(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PGC)、平台和用户共同参与的“专业用户生产内容” 模式(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PUGC),以及完全由用户主导的“用户生产内容”模式(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以游戏产业为例,不同的模式是在完整性和故事性,以及开放度和自由度之间进行权衡。多人在线沙盒游戏创作平台Roblox(罗布乐思)为典型的UGC模式,平台提供了基本的操作系统和市场,由用户进行游戏创作和交易。在元宇宙中,UGC模式是当前的流行模式,能够降低供给方成本、并最大限度地对创作者进行激励,体现了共享、共治的理念。

二是平台方面,在元宇宙中,大型科技公司承担着开发并运营虚拟平台,搭建虚拟世界基本框架和场景的工作。虚拟平台能够为用户和企业创造学习、工作、交易、社交和娱乐等多种体验的环境,将形成由开发人员和内容创造者共同组成的大型生态系统。另外,元宇宙的运行系统还需要较为统一的标准,例如协议、格式、引擎,从而保证系统的生成、修改和更新等具有互操作性。这也需要虚拟平台及有关大型公司充当部分的规则制定者。可以说,虚拟平台是元宇宙的重要组织形式,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类政府的作用。

三是交易方面,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和金融系统是元宇宙得以顺畅运行的重要一环。首先,数字资产是元宇宙时代所设想的资产虚拟化形式。根据Toygar等所描述的,数字资产是拥有二进制形式的数字所有权,其产生并存储于电脑、智能手机、数字媒体或云端。近两年来兴起的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NFT)能够标识数字资产,从而有效解决数字资产的确权和存储等问题,目前的形态以图片、音频等数字藏品为主。其次,衍生于现实世界或在虚拟世界提供的数字内容和服务,其交易离不开智能合约技术的支持。元宇宙中目前智能合约技术通过设定自动执行合约的条件,有助于保证虚拟交易真实性、安全性、可追溯性等,在虚拟世界的商业零售、房地产、金融等诸多领域存在广泛应用空间。最后,数字货币是元宇宙经济和金融体系运转的核心。数字产品和服务的交易离不开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在虚拟世界中,同样面临私人数字货币以及央行数字货币的激烈竞争。

二、元宇宙的发展现状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的元年,两大事件推动元宇宙从过去仅出现于文学影视以及游戏中的概念开始进入资本和产业领域。第一个事件:2021年3月,美国公司Roblox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RBLX.N),在其招股说明书中首次提到元宇宙概念,上市当日股价大涨54%。第二个事件:2021年10月,FaceBook更名为Meta,提出未来将致力于元宇宙。2021年末其旗下产品VR头盔Oculus Quest2销量已经超过1000万台。元宇宙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微软、苹果、英伟达、腾讯、字节跳动、百度、网易等大型科技公司相继跟进,加大了在元宇宙领域的投资和布局。

目前,元宇宙的主要进展和关注热点突出表现以下三个领域:第一,元宇宙游戏。元宇宙在游戏领域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根据Newzoo的研究报告,2021年全球游戏玩家数量超过30亿人,游戏总收入达到1803亿元,其中移动游戏占据一半的市场份额。相比于传统游戏,元宇宙游戏在视听效果、虚拟空间、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社交平台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能够给予用户更加沉浸式的游戏体验。例如,Roblox自上线以来持续火热,特别在海外青少年群体中广泛流行,2022年平台日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6500万。元宇宙游戏公司Epic Games基于虚拟引擎开发的游戏Fortnite(堡垒之夜)也曾是现象级游戏,2020年在游戏内举行的虚拟演唱会吸引1000多万玩家在线观看。此外,游戏与金融的结合是元宇宙游戏的新兴发展方向。玩家可以通过游戏而获得加密货币形式的收入或获得NFT等数字资产,这被称为“P2E”(Play-to-Earn)模式。例如,2021年8月,以太坊区块链上的数字宠物游戏Axie Infinity联通NFT领域,引起社会关注。在游戏中,玩家利用数字货币购买“Axie”宠物作为数字资产,通过日常任务和宠物战斗获得代币收入Smooth Love Potion(SLP),并可以将其转移至其他加密资产或兑换为法定货币。据有关统计,Axie Infinity在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成了居民就业的新兴渠道。

第二,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DeFi)。2021年开始去中心化金融(DeFi)快速兴起。DeFi运用区块链技术提供金融服务,应用场景包括支付结算、数字资产交易、投融资、征信、财务管理等各个领域。其中以NFT最为突出。根据GoinGecko数据,2021年上半年全球NFT资产总市值飙升至127.25亿美元,而在2020年市场市值仅为3.17亿美元。数字藏品是NFT主要成交的资产类型。例如,Larva Labs公司的NFT虚拟头像CryptoPunks和Meebits受到追捧,藏品曾登上佳士得、苏富比等拍卖行。此外,BoredApe Yacht Club(BAYC)的无聊猿虚拟形象也异军突起,公司随后推出代币ApeCoin。截至2022年4月初,以上三个NFT项目的销售额共计80亿美元左右。

第三,虚拟数字人和虚拟空间。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虚拟数字人和在线会议等虚拟空间平台在近两年也备受关注,许多大型科技公司纷纷入局。虚拟数字人是人在元宇宙的数字化身,通过动作捕捉、语音合成、计算机图形学等技术能够较真实地还原人类形象,是会议、办公、娱乐等在线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具有代表性的虚拟形象包括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的虚拟人、清华虚拟女学霸华智冰、抖音美妆达人柳夜熙以及虚拟偶像洛天依、A-SOUL等。据量子位估计,我国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超过2700亿元。在虚拟空间方面,2021年NVIDIA推出Omniverse实时仿真与写作平台用于构建3D虚拟世界。Epic Games公司开发的虚拟引擎能够创造音乐会、演唱会等线上活动所需的虚拟空间。Meta于2021年8月推出Horizon Workrooms虚拟办公模式;微软发布Microsoft Mesh混合现实协作平台用于构建虚拟会议、办公和社交等场景。百度推出首个元宇宙虚拟空间产品“希壤”,网易也推出虚拟平台“瑶台”,提供高精度复刻现实的会议等线上活动场景。

对于未来的元宇宙设想,中国信通院将元宇宙发展分为三阶段:无沉浸期(2014年FaceBook收购Oculus前)、初级沉浸期(2015-2018年诞生第一代VR产品)、部分沉浸期(2019年-2021年5G发展、虚拟现实生态成型)。根据预测,2026年世界将进入完全沉浸期,以网联云控和有机融合为特点。此外,向安玲等将元宇宙的发展分为数字孪生、虚拟原生和虚实相融三个阶段。

从目前来看,元宇宙仍然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缺乏广泛应用和推广的技术和产业基础,2021年元宇宙更多地体现为概念和资本市场的火热。2022年来元宇宙概念已经开始在投资市场降温。NFT市场交易明显下滑,许多区块链游戏被认为是“庞氏骗局”。2022年5月,Axie Infinity的游戏代币SLP从0.4191美元的历史高点下跌了99%,最低跌破0.005美元。Roblox股价也从上市后的最高点148.7美元跌至2022年末的28.5美元,与发行价相比已经腰斩。

尽管如此,元宇宙作为未来数字经济深度发展的重要趋势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的关注。在日本,日本金融厅与FXcoin、CoinBest等虚拟货币平台配合,将日本打造成为元宇宙发达国家作为其发展目标,并进行大规模的市场基础设施的构建。在韩国,韩国政府更是明确推出了《元宇宙五年计划》,并宣布从2022年开始,将分三个阶段致力于打造元宇宙的行政服务生态。在中国,中国政府亦是高度重视元宇宙发展,各级政府部门积极进行元宇宙相关产业的前瞻性布局。在国家层面,2021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元宇宙如何改写人类社会生活》,明确元宇宙的定义、特征和未来应用。2022年2月工信部也提出要培育进军元宇宙领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区域层面,截至2022年已有上海、北京、浙江、河南等10个省份和直辖市以及深圳、广州、无锡、杭州等13个地级市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行动计划、产业政策等政策文件支持元宇宙发展。例如,2021年末,上海市政府首次在地方“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元宇宙底层核心技术基础能力的前瞻研发,推进深化感知交互的新型终端研制和系统化的虚拟内容建设”,并于2022年7月发布《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

三、元宇宙对经济金融领域的积极影响

元宇宙的快速发展预期会对经济金融领域产生广泛影响,本部分以产业、消费和金融三个子领域为例,具体分析元宇宙可能给相关领域带来的积极作用。

(一)产业

1. 带动元宇宙自身产业发展

元宇宙从概念走向现实,关键在于一系列技术的支撑,并由此形成了相应的产业链。我们可以将元宇宙的相关产业分为三部分:底层架构、后端基建和前端设备平台。

首先,底层架构上,涉及区块链、人工智能、非同质化代币(NFT)、数字货币等。区块链是非对称加密算法、共识机制、分布式存储和点对点传输技术组合而成的创新应用,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集体维护、有限访问和匿名性等特点,是元宇宙经济系统的基础。据ID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区块链市场规模达到43.11亿美元,预计2023年将达到145.3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9.94%。人工智能则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成为大幅度提升元宇宙音视频交互能力的工具。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庞大,以AI芯片为例,2019年AI芯片市场规模仅有126亿元,但根据艾瑞咨询测算,预计2025年可达138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可达49.11%。

其次,后端基建上,涉及虚拟数字人、5G、边缘云计算、数据中心等。虚拟数字人是根据计算机技术打造的具有人的外观和行为,并能识别外界环境、与人交流互动的虚拟人物,是元宇宙的参与者。头豹研究院2020年基于影视、直播、游戏和金融领域所贡献收入和虚拟数字人在各领域贡献占比测算,虚拟数字人当年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2030年预计达到2700亿元。5G技术和边缘云计算则分别在信息传输和算力上保障了元宇宙的低延时、高拟真体验。根据工信部等十部委规划,预计2023年我国5G个人用户普及率目标超过40%,用户5.6亿人,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50%。边缘云计算相对于中心云计算更靠近数据产生和使用位置,在网络时延和传输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2022上半年,中国边缘云市场规模总计30.7亿元,同比增长达到50.8%;其中,边缘公有云服务、边缘专属云服务、边缘云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分别达到17.1、 4.4和9.2亿元。

最后,前端设备上,涉及VR、AR、MR、智能穿戴、AI计算实体、虚拟主机等。VR是依靠设备进入虚拟世界,AR则是将虚拟世界叠加在现实世界上,MR介于VR和AR之间,可以实现虚拟物体与现实物体的实时交互。根据IDC统计和预测,2022年,中国AR/VR头显出货120.2万台,其中AR出货9.9万台,VR出货110.3万台,2026年中国AR/VR市场规模将超130亿美元。

2. 赋能其他行业

元宇宙不仅能带来自身产业链的拓展和深化,其他行业还可以凭借元宇宙底层技术、后端基建和前端设备构建的虚拟场景,为传统制造业、金融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等众多行业赋能。下文将以传统制造业为例,分析元宇宙在第二产业应用。

元宇宙可以深度赋能工业4.0,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品数字孪生体是其中的核心概念。产品数字孪生体是指产品物理实体在信息空间的全要素重建及数字化的映射,并且在虚拟模型中反映物理实体的变化。数字孪生体可以应用到众多制造业领域,如机床、家电、汽车、飞机制造等。以汽车制造为例,元宇宙可以从产品设计研发、模拟测试、量化生产和人员管理与培训四个维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第一,设计研发。汽车制造企业可以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建立汽车三维模型,以此来映射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发动机内部各零部件、线路、接头等方面的数字化情况,进而实现对汽车状态的判断。

第二,模拟测试。现阶段,汽车制度企业对车辆的抗毁伤性能评估一般采用的是物理模型模拟毁伤方式进行评估。这种方式不仅费用高昂,而且精度较低。汽车制造企业采用数字孪生技术,能够对汽车材料性能、结构变化、零部件完整性及功能进行精确仿真,从而对车辆的抗毁伤状态进行精准预测,并对其进行可靠评估。这有助于使全面而深入地反映车辆的毁伤情况和毁伤性,同时还能降低汽车制造企业模拟测试成本。

第三,量化生产。数字孪生可通过虚拟模型反映物理对象的变化对物理设备进行监测,该技术可应用于工厂设备管理,来了解实体设备的运行方式,并实时获取汽车监控系统的运行数据,从而实现故障预判和及时维修,同时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操控。诊断即通过数字孪生可以寻找设备发生异常的根本原因,可以帮助企业预测潜在风险,合理规划产品或用于设备的维护。

第四,人员管理与培训。一方面,元宇宙可实现远端作业、虚拟实境、模拟运作等,大幅降低人力、时间成本与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工人的培训可以在元宇宙中进行,元宇宙的沉浸感可提供给员工相当于现实世界的体验,进一步提升其学习速度,同时也能降低了培训对于设备的占用,节省成本。

(二)消费

1. 拓展消费场景

元宇宙对消费场景的影响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的消费场景移植到元宇宙中;第二类是基于元宇宙开创的全新消费场景。

在传统的消费场景移植到元宇宙方面,众多领域已取得进展。2020年8月,美国著名流行歌手Ariana Grande在吃鸡游戏《堡垒之夜》中连续举办了5场演唱会。全球上千万的玩家使用自己的游戏角色盛装出席。2021年5月,美国人Traci和Dave Gagnon在虚拟世界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2021年7月和10月,基于虚拟数字人创造的带货主播ViVi子涵和美妆达人“柳夜熙”走红。元宇宙消费除了应用在演唱会、婚礼和直播带货,还包括元宇宙KTV、VR健身和VR旅游等众多场景。虽然目前流行的元宇宙消费场景还无法做到与现实世界的一一对应,但随着元宇宙后端基建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两者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在基于元宇宙开创全新的消费场景方面,消费者可以在元宇宙开发一些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消费场景。以房地产为例,沙盒(The Sand-box)、分布大陆(Decentraland)、加密体素(CryptoVoxels)和梦幻空间(Somnium Space)四大元宇宙平台构建了一个网络虚拟空间,使用者可以在该平台上面购买虚拟土地,建造和装修房屋,开设店面,也可买卖交易房地产,以虚拟化身在其中漫游。元宇宙中的地产因为独特的设计、不同的地理位置、满足个性化需求而具有稀缺性和商业价值。

2.降低个体交易费用

传统的线下实体店消费往往带来较高的交易费用,如交通运输、搜索商铺、寻找商品等,但实体店的优势在于消费者可以获得最真实的消费体验。移动互联网兴起后,商品交易费用已经大幅降低,消费者只需要在互联网交易平台进行检索就可以迅速接触到成百上千的消费品,而且价格公开,跨店优惠等措施更是打破了店铺之间的商品联系,进一步挖掘了消费潜力。但是,互联网消费一个重要的缺点是消费的真实感不强。例如,目前直播电商的购物形式虽然有主播的讲解,消费者却不能试用试穿。消费者无法对产品进行上手辨认。这容易造成尺寸、产品介绍与消费者预想不一致等问题,也进一步抬升了售后成本。

元宇宙则可以较好地融合线下实体店消费与移动互联网消费的优势。一方面,通过数字孪生和虚拟数字人技术,元宇宙可以将现实中的直播间现场、物品和人物在虚拟世界中重建,且保证虚拟世界中的事物与现实事物一致。另一方面,随着传感技术的进步和智能穿戴的普及,消费者可以像《头号玩家》里的角色在元宇宙中购买一套传感服,从视觉、触觉、听觉和味觉全方位接触商品,达到身临其境的地步。因此,元宇宙消费既可以避免线下实体店购物产生的高交易费用,又可以弥补移动互联网消费的真实感偏低的缺陷,让商品与消费者的感知差进一步降低,有效降低商品交易费用。

3.推动市场一体化

我国14亿人口中有4亿以上为中等收入群体,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内大市场,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但我国市场却存在“大而不强”,表现在地区间存在较为严重的要素流动障碍和市场分割。这背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过于注重GDP增长、公共预算收入等经济考核指标。在这种考核体系之下,地方政府自然更加愿意把各类要素聚集在当地政府所在的属地之上。户籍制度的存在,则进一步限制了各类要素的地区间流动。

元宇宙的兴起可以帮助我国整合市场资源,推动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如图2,未来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商品和要素在元宇宙经济系统内部闭环运行,这里称为“线上市场”。例如,用户在元宇宙投入劳动力和设备,建设一座虚拟房屋,出售并获得数字货币。第二部分是商品和要素流通跨越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在此称其为“跨界市场”。例如,用户在元宇宙挑选和购买衣服,由线下店铺为用户发货,最后完成交易。第三部分是线下完成所有交易过程,这里称为“线下市场”。在“线上市场”里,商品和要素的流通可以突破地理限制,打破市场分割,而“线下市场”则依然受到一系列制度性因素阻碍。元宇宙的发展将推动更多的商品和要素从“线下市场”转移到“线上市场”,绕过现实世界的制度性阻碍,进而缓解我国市场分割的现状,推动市场一体化。

(三)金融

元宇宙对金融领域有两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是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去中心化金融给金融底层逻辑带来的颠覆性改变,典型代表如数字货币、数字资产等。二是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基础的虚实交互对传统金融业务的赋能,如场景金融、模拟风险管理等。

1.去中心化金融

DeFi一般是指基于智能合约平台构建的加密数字资产、金融类智能合约,是第二代区块链技术(以太坊为主)在金融行业的典型应用。DeFi 的出现可以给金融领域带来三方面的好处。一是提高交易效率。虽然大部分传统金融系统都是基于信任并依赖于中心化机构,但DeFi用智能合约取代了其中一些信任要求。合约可以承担托管人和中央对手方清算所(CCP)的角色。例如,如果两方想要以代币的形式交换数字资产,则不需要CCP的担保。交易执行通过智能合约进行原子化,这意味着交易双方在一个不可分割的交易中执行,从而降低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较低的信任要求还可能会带来额外的好处,如减少监管压力和减少对第三方审计的需求。此外,代币转账比传统金融系统中的任何转账都要快得多,使金融交易更加高效。二是增强透明度。DeFi应用程序上的所有交易都是公开可观察的,智能合约代码可以在链上进行分析。DeFi应用程序的透明度可能允许在违约事件出现之前对其进行缓解,并有助于更快地了解它们的起源和出现时的潜在后果。三是促进创新。DeFi使用公共区块链,任何有互联网连接的人都可以访问。去中心化金融平台经常被比作拼图或乐高,任何有兴趣开发新的去中心化金融解决方案的人都可以获取现有平台的源代码,并结合当前应用程序的一部分进行创新。

目前,DeFi的主要应用包括数字货币、非同质化代币、去中心化借贷、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聚合收益理财等。下面我们以数字货币和非同质化代币为例详细阐述DeFi对金融领域的革新。

(1)数字货币

如果说区块链技术保障了元宇宙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转,那么数字货币则直接服务于元宇宙中的价值交换。迄今为止,数字货币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第二类为以USDT或UST为代表的稳定币,根据支持机制不同它可以分为资产抵押稳定币和算法稳定币;第三类为以数字人民币为代表的央行数字货币。

这三类数字货币在元宇宙中将扮演何种角色呢?比特币由私人发行,无主权信用背书和发行储备,价格波动较大,本质是一种投机资产,无法充当商品交易的媒介。相对而言,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存在较大应用空间。如图3所示,数字货币在安全、效率和去中心化上存在三元悖论。资产抵押稳定币可以实现去中心化发行,并通过超额抵押可以满足安全要求,但是会耗费一定资本,降低效率。算法稳定币锚定机制完全通过算法和智能合约调整稳定币供应量,比资产抵押稳定币节省资本,但价值容易受到冲击,安全性降低。央行数字货币具备主权信用,安全性和效率皆可满足,但中心化发行机制可能在元宇宙中不被偏好。笔者分析认为,在元宇宙中,各种形式的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以互补而非替代的形式并存,也不排除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出现一定程度和合作与结合。

(2)数字资产

NFT与比特币等经典加密货币的固有特征不同,NFT具有独特性,不能同类交换,使其适合以独特的方式识别某物或某人。NFT由以太坊的智能合约衍生而来,它的存在构成了元宇宙的价值单元。具体来说,通过在智能合约上使用 NFT,创建者可以轻松地以视频、图像、艺术、活动门票的形式证明数字资产的存在和所有权。此外,创作者还可以在任何NFT市场或通过点对点交换每次成功交易时赚取版税。完整的历史可交易性、深度流动性和便捷的互操作性使 NFT 成为有前途的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IP)保护解决方案。尽管从本质上讲,NFT 代表的只是代码,但在考虑到其作为数字对象的相对稀缺性时,购买者的代码具有归属价值。基于此,NFT可以很好地确保这些IP相关产品的售价。NFT为元宇宙经济系统提供了底层技术支持。同时,元宇宙又为NFT提供了重要的应用场景。目前NFT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数字艺术品、数字收藏品、游戏物品、虚拟土地、体育游戏与体育收藏品等。

2.对传统金融业务的赋能

除了能通过DeFi对金融领域带来颠覆性改变,元宇宙还能在场景金融和风险管理上赋能金融服务业。下面本文以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银行业为例,阐述以元宇宙底层的数字孪生技术如何为传统金融业务提供助力。

(1)场景金融

场景金融通常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为客户提供有利于互动、交流的金融环境。各家商业银行推出的智慧网点、客户经理大堂服务、基于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开放银行平台等都属于场景金融范围。例如,韩国Kookmin等银行在元宇宙场景下开设分行,允许客户在虚拟金融小镇中走动并享受各类服务,而银行员工则在“远程办公”中心提供相关服务。客户如果光临虚拟分行场景,可以通过视频方式和自然人客服进行交流。国内的百信银行也在2021年12月推出了具有二次元形象的AI虚拟品牌官“AIYA(艾雅)”。元宇宙作为与现实世界共生的虚拟世界,可以直接满足客户猎奇、刺激、沉浸的消费体验,与商业银行提出的场景金融目标完全吻合。将元宇宙的技术嵌入到商业银行场景金融中,可以丰富场景金融中的内容,增加客户的黏性。

(2)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经营管理内容之一,然而目前银行风险管理仍处于相对被动的管理状态,对风险管理的预测、管理效果及未来新型金融的风险管理更是缺少设计与模拟。然而,元宇宙搭建的虚拟世界除了初始成本及更新成本外,场景可以无限制地复制,在虚拟世界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可以将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极限压力测试,即使是毁灭性的测试也并不会给现实的商业银行带来损失,但自然人可以从这种极端压力测试过程和结果中了解到商业银行各类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应对措施,且对现实世界并不会带来损害。除了压力测试,商业银行还可以基于区块链技术,利用虚拟数字人解决风险管理中效能问题,通过构建虚拟场景带领风险管理者进入沉浸式管理体验,最终将风险管理由相对被动管理走向主动化管理。

四、元宇宙对经济金融的负面影响

元宇宙对经济金融的负面影响可以从技术、制度和具体应用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技术层面

第一,元宇宙的技术基础方面可能带来数字技术霸权的问题。具体而言,一方面,技术能力是制约元宇宙发展的第一要素。元宇宙的平稳运行依赖于计算能力、硬件基础、软件应用的发展水平。若是底层技术水平不完善将影响元宇宙自身高速、高交互性和高沉浸感等特点发挥。另一方面,数字技术霸权问题可能油然而生。王喆等测算发现,2019年数字技术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日本、芬兰、德国和新加坡。这些数字技术发展领先国家可能借助其技术积累优势发展成为元宇宙顶层设计的引导者和制度体系的垄断者。当数字技术发展领先国家将数字技术发展优势转化为制度层面优势,则可能产生技术霸权。在数字基础设施和制度体系方面的垄断优势将赋予领先国家特殊的权力。领先国家可以通过关停基础设施等方式对其他国家实施“元宇宙制裁”,引发落后国家更多的不稳定因素。此外,元宇宙空间涉及主体与现实社会的相互映射,这可能会涉及数据安全问题,进而影响国家安全,特别是在当前数据跨境流动与监管还不完善阶段。

第二,元宇宙底层技术的互联网Web3.0存在“不可能三角”由此带来了潜在风险。以区块链为基础架构的Web3.0存在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安全和效率难以兼顾的“不可能三角”问题。从定义来看,互联网Web3.0是指“后端”的生产关系方面革新,元宇宙“去中心化”的技术属性则偏向直接和消费者互动的“前端”。未来,前端与后端的技术发展,可能会形成融合发展趋势。Web3.0则基于区块链技术,采用去中心化的理念,其未来或将与元宇宙等技术融合发展。由于Web3.0存在“不可能三角”问题的存在,可能带来如下潜在风险:一是其一,匿名机制带来洗钱、偷漏税等风险。Web3.0强调去中心化特征,Token激励机制是Web3.0应用中的重要一环,但其匿名属性以及类似众筹的属性带来潜在的过度投机、洗钱等风险。其二,Token机制可能伤害投资者等风险。Token代币机制对于生态各方的激励代币以及与之带来的金融价值,将带来市场波动和投机,这可能引发类似众筹或者集资等问题。

(二)应用层面

第一,私人部门数字货币与央行数字货币的协同发展问题。如前文所述,笔者认为,在元宇宙中,各种形式的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以互补而非替代的形式并存,也不排除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出现一定程度和合作与结合。近日,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发布的《数字货币:处在十字路口的美国、中国和世界》的报告指出,如果私营部门的数字货币技术如稳定币(Stablecoins)等技术的使用,更有利于其向数字经济的过渡,则需要充分制定必要条例并搭建必要基础设施,以确保这一过渡的成功。下一阶段,有效地协同私人部门数字货币与央行数字货币协同发展,避免不法分子利用数字货币进行犯罪、洗钱等情况是金融监管部门需要关注的焦点领域。

第二,元宇宙经济体系中可能存在资产泡沫和治理风险规避问题。具体而言,一方面,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理念应用到经济和金融层面,就形成了产生了比特币(Bitcoin)、以太坊(Ethereum)等加密货币和去中心化金融体系。在理想情景下,区块链在智能合约上的应用,可以保障金融活动的高效、快速、无中介的运作,这有助于降低了交易成本。但是,由于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安全和效率难以兼顾的“不可能三角”问题的存在,使得去中心化的运营模式、提供多样和全覆盖的金融服务,以及金融活动的安全,这三者难以兼顾。另一方面,由于技术不成熟和监管缺位可能导致加密货币价格剧烈波动和资产泡沫问题。由于欠缺监管和调控的机制,加密货币背后的信用体系一直被人所质疑,其引发的风险容易传染至现实世界,带来金融风险。而去中心化银行等元宇宙金融体系仍然存在功能缺失、治理风险较大等问题。这种技术上的不成熟很有可能被黑客攻击,从而给用户带来巨额损失。

(三)制度层面

第一,建立去中心化的数据平台监管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去中心化数据平台可能威胁国家和社会安全。在Web 3.0中,用户产生数据,并唯一地拥有和保管着数据,无论是互联网平台还是其他中心化的组织都无法在无授权的情况下使用、查看甚至追踪这些数据。这种设计虽然制止了数据垄断的问题,但一定程度上却成了传播恐怖主义、反社会、反人类信息的温床。如果数据的自由传播威胁了安全,就应该存在一个外部的中心化集体对于数据进行一定的监控与监管。袁曾指出元宇宙空间不存在国境等地理限制的原生特性,对其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与方式;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市场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来自跨境洗钱等犯罪行为的需要。另一方面,对数据的不当监管和有偏颇的呈现是否可能影响元宇宙的和谐。如果仅由平台运营方或大资本进行对数据的监管,那么其在采集用户数据并进行分析后,就可能通过信息流的定向推送或“信息轰炸”的形式来影响数字替身的决策,以此来获取自己的利益。运营者、与运营者合作的既得利益者或大资本能够过滤呈现部分信息,以加强或弱化用户的价值倾向,从而达成操纵群体思想观念的目的,影响元宇宙的和谐体系。

第二,合约建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隐性歧视和制度性垄断。元宇宙被广泛使用时,存在着一个高学习门槛和使用门槛的时期。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老人、孩童、残疾人和经济弱势群体可能在元宇宙社会发展的初期缺席,制度与合约就可能相应地忽视该类群体的利益和诉求,从而造成长期的隐性歧视。而有能力支撑元宇宙发展并建立智能合约的运营方却可能凭借现实世界中的资源优势,来占据更多的决策资源,从而建立偏向于自身的制度,达成制度性的垄断。

五、结论

元宇宙是以多重技术集合为基础,以虚拟世界的构建为核心,不局限于技术层面,而上升到未来社会和文明形态的设想。笔者将元宇宙的组成要素概括为“一个中心、两类技术、三种要素”,即“一个中心”是以人(用户)为中心、“两类技术”分别是支撑元宇宙的软件和硬件的技术、“两类技术”分别是支撑元宇宙的软件和硬件的技术。目前,元宇宙的主要进展和热点领域涉及元宇宙游戏、去中心化金融、虚拟数字人和虚拟空间。

元宇宙对经济金融领域的积极影响表现为:一是在产业方面,不仅可以带动元宇宙自身产业发展,还能为传统制造业、金融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等众多行业赋能。二是在消费方面,有助于拓展消费场景、降低个体交易费用、推动市场一体化。三是在金融方面,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去中心化金融给金融底层逻辑带来的颠覆性改变,同时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基础的虚实交互对传统金融业务的赋能。

元宇宙对经济金融的负面影响表现为:一是在技术层面,元宇宙的技术基础方面可能带来数字技术霸权的问题,元宇宙底层技术的Web3.0互联网存在“不可能三角”由此带来的潜在风险。二是在应用层面,私人部门数字货币与央行数字货币的协同发展问题,元宇宙经济体系中可能存在资产泡沫和治理风险规避问题。三是在制度层面,建立去中心化的数据平台监管问题,合约建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隐性歧视和制度性垄断。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在技术层面,需要注重发展数字技术,特别是注重元宇宙底层技术Web3.0互联网的研发与应用;二是在应用层面,出台相关政策规范私人部门数字货币发展,加大和加快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广和应用;三是在制度层面,加强对数据平台监管,加大对数据要素的使用规范引导,建立正式制度避免私人科技部门掌握前沿技术造成的技术性和制度性垄断等问题。 ■

本文来源:《学术研究》2023年第8期,“张明宏观金融研究”微信公众号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