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睡觉前都会让孩子背几首唐诗,现在已经会背30多首。”家住武汉江岸的薛女士告诉记者,女儿刚刚两岁,已经将《唐诗三百首》背了一部分,识字近三百个。“孩子在家每天都会背《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学认字、拼地图、听儿歌。”(8月16日《楚天金报》)

当孩子本应该沉浸在成长的快乐,享受假期自由自在玩耍的乐趣时,有多少家长以爱的名义,自以为负责的态度为孩子报补习班,报自己认为有用的兴趣班。虽然有些家长确实不想孩子这么小还这么累,但他们仍有不得已的理由这样做。可见,人人争先恐后的结果就是一再超前,一再低龄化的各类补习层出不穷,最终让孩子周旋在各个补习班之间,不堪重负。

孩子现在累一点,将来真的就会有更好的前途吗?恐怕不见得。超前教育无异于揠苗助长,看似成绩领先,特长傍身,实则根基不稳,不能行稳致远。学习成绩出类拔萃,而价值养成不够而误入歧途的例子也不少,不得不引以为戒。孩子的超前学习和兴趣发展都应该是由他们自己来完成,强迫他们不但不能取得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要想真正让孩子通过学习收获更多,通过努力挣得更好的前途,我们更应该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学校是获取知识,更是孩子们价值形成的地方。动辄就以脑筋急转弯作为幼儿园的面试题,把高年级知识作为小学的面试题,可以说已经偏离了教育的初心。学校的这种做法可以说是“超前教育”的病灶根源,是家长们既心疼又无奈对孩子进行填鸭式教育的压力。学校教授知识更要培育价值,正确的爱、尊重、理解,教孩子学会欣赏、反思,学会自我学习和探索。一味地以超出年龄学习能力的超高标准要求学生,无异于推卸学校教学责任,忽视孩子的性格和价值养成。

相比重视孩子的入学能力有多高,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死记硬背的知识终究不能内化于心。学习不是一时的,人生更是长跑,只有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培养孩子探索知识的兴趣,才能让孩子学得会,会学习,发展更长远,更有“后劲儿”。

暑假利用好,确实能够拉开差距。暑假若是安排得满满当当,不给孩子留一丝的自我空间,压得孩子喘不过气,反而会适得其反。适当的年纪学习对应的知识远比超前教育更能让孩子有幸福感,还望学校和各位家长们不要揠苗助长,掘了孩子自由生长的土壤。(李光利)

(责编:郑而进(实习生)、申宁)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