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孩子画中藏秘密:一半孩子觉得父母关注不够

观画可以读心?没错!尤其是纯真的儿童绘画作品,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心理问题。近日,在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少儿艺术委员会、广东优生优育协会联合主办的儿童绘画作品心理分析成果发布会暨第七届启智绘画大赛颁奖典礼上,发布了一份儿童心理分析报告。这是全国首份儿童心理分析报告。据悉,第七届启智绘画大赛有来自全国19个省份,84个城市,2320家幼儿园参赛,其中广东省内幼儿园1452家,占61.4%。全国各地参赛的幼儿园小朋友共计有15078名,其中男孩7883人占52%,女孩7195人占48%,3~4岁的5203人占34%,5~6岁的9868人占66%。心理研究小组从原创画作中随机抽取了805幅作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一半孩子觉得父母对其关注不够。

家的秘密:只有房子或只有人 父母关注孩子不够

“本次绘画是以‘家’为主题,整体来看,小朋友的画都充满了童真童趣,积极乐观的心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令人惊叹。“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邱鸿钟教授介绍,研究人员将这些抽样作品按房、树、人整体情况,家庭成员结构与关系、家庭活动,房屋大小、结构、类型、门窗情况,树木位置、大小数量、树木与房屋和人物关系等几个方面的指标分别进行统计,并从孩子的画中“读”出了一些心理问题和家庭问题。

邱鸿钟介绍,研究人员发现,在孩子们的画作中,既有房子又有人的占52%,说明在大部分孩子的心中,有房子和家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但不容忽视的是,有21.9%的作品中只有房子而没有人。“这说明在孩子心中,父母形象是缺失的,也说明父母在家的时间不够。”此外,画中只有人的占14%。“这反映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孩子渴望父母的关爱。”他分析道。

亲子关系:父母孩子一起出现的不到一半

邱鸿钟介绍,从亲子关系方面来看,画作中同时有父母和孩子一起出现的占42.6%,说明这些家庭结构是完整的。但也有相当比例只有父亲或母亲一方的情况,这暗示父母分离或夫妻关系不和谐,也暗示家庭亲子关系不和谐。在孩子们的画作中,只有孩子本人的占7.2%,提示孩子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时,也反映出父母与其关系的疏远。“值得注意的是,在父母和孩子一起出现的画作中,有一半孩子把自己放在了父母的中间,这也反映了我国传统家庭关系以孩子为中心的现状”。相反,把自己放在父母一侧仅占15%。“家庭中,夫妻关系应该是第一核心关系,孩子把父母画在一起,父母关系亲密和谐,反映的是更健康的亲子关系。”

家庭活动:很少出现游戏、家务及与父母一起学习场面

邱鸿钟说,分析孩子们的画作,从家庭活动类型排序情况来看,出现得最多的画面是公园娱乐和室内娱乐,很少出现游戏、家务、与父母一起学习阅读场面,这显示目前孩子感受到的快乐的家庭活动方式还是较为单一。

此外,孩子们画的房子,也可以反映出家庭的教养方式。其中,独栋的房屋占47.5%,提示目前家庭与邻里之间缺失沟通往来。房屋与树或人融合的房屋画作占28.4%,也可能提示在孩子的心目中,家对于他的成长的重要性或同一性。“在很多孩子的画作中,窗户多、门大、屋前有小路的房子比例较高,这也反映出了孩子们希望父母多带他们走出去”。

心理状况:超过三棵树反映孩子群体意识较好

邱鸿钟分析,从孩子画作中的树木情况来看,树的数量超三棵的占22.8%,提示孩子的群体意识和家庭意识较强。他分析,孩子的画作中,树多、果实多的比例较大,通常表现孩子自信、积极向上,进取心强,期待更多的收获意识;树干较粗大,提示孩子的成长过程顺利,家庭和社会资源丰富;树冠较大,提示孩子与社会环境接触较好,树枝朝向上方提示个人成长方向积极向上,朝气蓬勃。

另外,从自画像也可以看出孩子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特征。一般来说,自大或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总是将人物形象画得特别大,甚至占据画纸的中央和画纸面积的1/2~2/3;相反,自卑和内向胆小的儿童所画的人物像往往偏小。

专家观点:孩子的画是内心真实想法的映射

“从儿童绘画心理学来说,孩子的画是内心真实想法的映射。” 邱鸿钟分析,研究显示,阿兹伯格综合症组儿童的绘画,通常可以反映出焦虑、强迫倾向、社会退缩、情绪不稳定、肢体不对称。“通常情况下,他们笔下的人物会有牙齿等情绪指标。”他说,同样是画人像,比例失调或某一器官忽略的,都有可能反映出孩子的心理有问题。

当然,也有专家认为,单纯从画作来评估孩子的心理状态也不尽科学。(记者黄蓉芳)

(责编:熊守朋(实习生)、林露)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