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发展学前教育重在“普惠性”

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重在“普惠性”上,是要把蛋糕公平地分配好,带有基本和公平的属性。政府在加大扶持资金的同时,要从长远考虑,出台行之有效的奖励、补贴制度,激发社会力量办园热情,争取最好的结果。

又到了秋季幼儿园招生报名的时间。家长们的东奔西跑、不辞辛劳,再次将学前教育资源供需“跷跷板”严重失衡的矛盾暴露在公众面前。公办幼儿园受“追捧”,民办幼儿园被“权衡”,联想起国家“二孩政策”放开后“到2021年,幼儿园缺口近11万所,幼儿教师和保育员缺口超过300万”的调研报告,让人难免忧从中生。

近年来,按照国家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战略部署,我省通过大力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加大投入和师资保障力度,建成千所公办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毛入园率显著提高,“入园难”得到了缓解。但应该看到,随着社会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前“姥姥奶奶带大孩子”的模式,完全被“幼儿园教育”取代,尤其是农村家庭对学前教育的认可更是明显提高。由此观之,幼儿园的建设还要快马加鞭,才能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要。

我省今年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提出要“继续扩大公办幼儿园资源,完善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政策”,也是在“提质扩面”上做文章。尽快补齐学前教育的欠账,加快建设一批幼儿园是关键,政府部门要淡化幼儿园的“公”“私”属性,增大对各类符合资质幼儿园建设的扶持力度,以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的有效联合,最大程度满足幼儿教育需求。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学前教育市场是一块值得开发的“大蛋糕”。如果说今天的政府正在致力于通过“提质扩面”把学前教育的“蛋糕”越做越大,以缓解“入园难”压力的话,那么,在保障数量的同时,还需考虑如何将“蛋糕”越做越香,以回应人们对上“好幼儿园”的需求。“鲶鱼效应”提出,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一条活跃的鲶鱼,可以有效减缓沙丁鱼因缺氧而死。放眼整个幼儿园建设发展现状,在“量”的基础上提升“质”的含金量,也需要借助“一条鲶鱼”的力量。激发幼儿园的发展活力,需要政策“鲶鱼”的持续游动,在幼儿园软硬件建设、师资力量配备、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支持与照顾,让学前教育事业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活力。一些地方随着中小学及幼儿园职称改革的推进,幼儿园教师这群“孩子王”也能评上“副教授”职称了,这种“以前不可能有”的待遇与身份上的双重认可,有助于激励更多有志之士投身幼儿教育事业竞技场,在你追我赶中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增添活力、越办越好,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

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重在“普惠性”上,是要把蛋糕公平地分配好,带有基本和公平的属性。政府在加大扶持资金的同时,要从长远考虑,出台行之有效的奖励、补贴制度,激发社会力量办园热情,争取最好的结果。我们期待“起跑线”上的教育保障多一些、再多一些,让家长们少一些奔波,让孩子们多一些欢笑,群众多一份获得感。

(责编:方萌萌(实习生)、申宁)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