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何破解民办园在疫情冲击下出现的生存难题,成了不少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

  今年全国两会,“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何破解民办园在疫情冲击下出现的生存难题,成了不少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有代表委员建议,帮助普惠性民办园长期健康发展,需要减税降费、补助到位等及时性措施,还要在政策、制度、师资等多方面给予保障。

  疫情让不少民办幼儿园遭受严峻考验,有的幼儿园甚至卖烧烤、卖包子“自救”。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督学、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从今年2月就开始多次呼吁把民办幼儿园,特别是普惠性民办园纳入疫情期间国家特殊政策支持的对象范围,“他们在疫情期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今年全国两会,“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何破解民办园在疫情冲击下出现的生存难题,成了不少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有代表委员建议,帮助普惠性民办园长期健康发展,需要减税降费、补助到位等及时性措施,还要在政策、制度、师资等多方面给予保障。

  疫情笼罩下的民办园,难在哪儿?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西安市一所民办幼儿园受疫情影响无法开学,为寻求“自救”,将教学楼大厅改成餐厅,每晚卖烧烤。这件事一度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目前,各地大中小学已陆续开学,但一些幼儿园仍未复学。对于民办幼儿园来说,房租、教师工资、防疫物资等重担,都可能成为压垮它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疫情期间,刘林一边做好防控工作,一边从委员履职角度关注着因疫情衍生的社会问题和次生灾害。刘林调研发现,普惠性民办园多数按月或学期收费,疫情发生时,有的还没来得及收取学费,房租、水电费、人员工资及防疫物资支出接踵而至,这些开销反而比平时还大。此外,很多普惠性民办园响应国家规定和号召,已从高收费转变成低收费,但目前一些省份的普惠性政策补助尚未到位。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一位地方的园长跟我说,房租、老师工资和保险全部由幼儿园自己承担,每个月单是工资一项,就需要90万元,还要自行购买大量防疫物资。如果再不开学,他们肯定扛不住了,会倒闭一大批民办幼儿园。他们太需要国家的关注和关心了!”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潘碧灵提交的一份提案是,建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新冠肺炎疫情对民办幼儿园的影响,给予其特别扶持政策,帮助它们渡过难关。

  潘碧灵指出,我国大部分民办幼儿园是普惠性幼儿园,规模小、靠租赁办园、办学经费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幼儿园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根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开学要求,幼儿园是最后开学复工的一批单位。比正常开学时间推迟至少3个月,这给民办幼儿园带来了极大的办学和生存压力。

  “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不少代表委员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刘林认为,教育系统受疫情影响最大、困难最多的,就是民办幼儿园与培训机构。相比之下,民办幼儿园受到疫情冲击产生的生存问题,对社会稳定发展造成的影响更严重。为此,刘林今年提交了《关于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的提案》,就改善民办教育“规范政策多执行快、扶持措施少落实难”的制度环境状况提出建议。

  “目前,疫情还不稳定,很多幼儿园开学时间尚未确定,开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仍是重点。”柳茹说,因疫情导致的民办园亏损、破产、停办,一方面,会造成一批幼儿教师面临失业、转行,如果流入其他行业,以后可能很难回流,“没有了队伍,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另一方面,又会导致一些幼儿“无园可上”,这无疑加重了“入园难”问题。

  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看来,目前,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仍然不足。“迄今为止,吸引民办幼儿园进入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各地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与管理措施,主要采取限价策略,财政补助停留在以奖代补阶段,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过小,且随意性较大。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收益等于或略高于成本,有些地区甚至低于成本。”刘焱分析说。

  让民办园更“普惠”,还需制度和财政保障

  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现有民办幼儿园共17.32万所,占幼儿园总数的62%;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2649.44万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56%。民办园如何渡过疫情难关,实现稳定发展,成为不少代表委员忧心的问题。

  刘焱指出,“十二五”规划把“普惠性学前教育”列为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重点任务之一,但迄今为止被列入“基本公共服务”的,只有面向少量贫困儿童和残疾儿童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助”,覆盖80%在园幼儿的普惠性学前教育仍被排除在“基本公共服务”之外,这导致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面临很多困难。

  刘焱建议,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她分析认为,这样可以强化政府促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和供给的责任,为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制度和财政保障。政府制定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标准,不仅可以统筹协调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一体化发展,还可以为财政拨款制度与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松绑”,解决当前在编教师和非在编教师“同工不同酬”问题。

  针对民办园的资金压力,潘碧灵提出了4点建议:一是允许民办幼儿园在社保缴纳上享受中小微企业同等待遇;二是取消或免征教育基金;三是按照2020年1月在园幼儿数,将1-6月的财政补助经费一次性提前发放给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四是对其给予适当补贴。

  针对“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提交的《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建议提出,学前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国家学制的一个独立阶段和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公共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公共财政支撑、多渠道投入相结合,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方针。

  周洪宇建议,建立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明确规定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性教育预算中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逐年加大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性投入中的学前教育经费比例;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每年新增教育经费优先投向农村学前教育;适时把学前教育最后一年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