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国家、小到家庭,远到祖国边疆、近到幼儿园,“安全”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尤其是近年的安全事故和事件,更引起社会对幼儿安全的关注。

  大到国家、小到家庭,远到祖国边疆、近到幼儿园,“安全”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尤其是近年的安全事故和事件,更引起社会对幼儿安全的关注。

  然而,身为教育者、管理者的我们不禁要思考,幼儿园教师心中仅仅装着紧急预案、填写大量的安检资料,我们的幼儿就安全了吗?为什么安全年年查、月月查,还会不安全呢?我们不能茫然,应该认真思考幼儿的安全到底与什么有关系。

  培养自护能力需要家庭的支持配合

  笔者对一位园长朋友倾诉的事情至今印象深刻。一个刚入园不久的小男孩在户外活动中,不小心自己摔倒了,下颌着地去医院缝了六针。在“六加一”家庭成员的养育模式下,这可是天大的事。全家几乎都情绪失控了,哭的哭、骂的骂,责备这位本来兢兢业业的教师不负责任、能力不行;责难幼儿园管理失职,让幼儿毁容了,影响幼儿今后的择偶、找工作,甚至会造成一生心理阴影。家庭对教师一次次的歉意和解释根本听不进去,最后一定要求物质赔偿、精神赔偿,并且必须让教师离职。

  我们非常理解家长的悲痛之心。但痛定思痛,幼儿血的教训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或许教师在活动前和活动中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但是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倒是奶奶的一句质疑揭开了答案。奶奶痛哭埋怨道:“他爸爸妈妈工作忙,孩子从小到大都是我一手带大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心怕摔了,从来就不敢撒手。可以和你们保证,我的孙子长这么大,没摔过一个跟头,怎么刚到你们幼儿园就给摔坏了?”

  真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幼儿教育工作者一定明白,0—6岁是幼儿动作发展的关键期,动作的发展需要锻炼,需要在运动中学习。老人对孙子的爱毋庸置疑,但是爱需要科学,需要智慧,成人的过度保护剥夺了幼儿活动的权利、锻炼的机会,影响了幼儿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发育。因此,幼儿一定会在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以及耐力、力量等方面出现发展滞后,更谈不上跌倒后如何进行自我保护了。那么,一旦幼儿失去了成人的保护,摔跤是必然的,这就是“用进废退”的进化法则吧!

  幼儿安全能力的培养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放开手脚,遵循教育本来应有的规律,开展科学教育,让幼儿在自然化的生活中,在“吃一堑长一智”的教训中,变得坚强而勇敢。

  安全能力是幼儿自身必备的素质

  一位妈妈说,幼儿在两岁多的时候,不小心磕在茶几上,因此,家长把家里的大部分家具都搬走了,同时还把所有的尖角和硬的部分安上幼儿保护防撞条。有些幼儿园也是如此,大型玩具光鲜漂亮但是却很少让幼儿玩,仔细询问才知道,教师觉得幼儿玩大型玩具会非常兴奋,教师照顾不过来时,怕出现安全事故。类似种种屡见不鲜。

  守护幼儿的健康安全是我们的责任,但是怎样守护,却需要深入思考和转变认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明确提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也指出“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

  幼儿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缺少了感知、实践和体验,简单的说教只能是纸上谈兵。只有幼儿积累足够的生活经验,才能理解“危险”与“安全”的真正含义。陶行知先生很早就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安全教育更是如此。

  保护过度势必会适得其反,幼儿对“危险”二字没有任何的认识和实践感知,又如何在危险来临时快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及时反应呢?过度的保护、替代的保护或许可以保幼儿一时平安,但这种做法都是短视、短效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可谓人人皆知,在安全方面也是同理,需要成人都能够明确认识,不仅要关注幼儿安全的外部因素,更要努力引导幼儿建立守护自己的安全屏障,只有让幼儿具备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安全才会和幼儿如影随形,才能保幼儿一世平安。

  安全能力要在生活化的活动中提升

  幼儿在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方面缺少经验,要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首先要让他们建立安全意识,之后再谈培养自护能力。

  安全教育不是在教室里组织幼儿看几张图片、回答几个问题,更不是组织几次安全教育活动就可以完成。它必须要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的教育活动来实现。哪里有安全隐患,就要在哪里开展安全教育。这里所说的安全隐患并不是要让幼儿去火灾现场,而是指对于幼儿来说,在生活中所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都应该是对幼儿开展安全教育的课堂。

  安全教育的内容隐藏在生活中,关键看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能不能发现教育契机开展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首先自己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教育意识和课程意识。例如,幼儿上下楼时,教师可以自然地引导幼儿观察楼梯的结构,鼓励幼儿表达上下楼梯的感受,分析上下楼梯中要注意什么,正确的行为是什么。父母带幼儿去旅游,入住宾馆后主动带幼儿找一找宾馆的安全通道与安全出口,在生活中时时处处、自然而然地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感知探索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

  作为幼儿园管理者,确保幼儿园安全必须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思考。横向主要包括教师、幼儿和家长,针对不同的人群安全工作必须要各有侧重;纵向要从安全意识、安全能力、安全准备三个维度去落实,其中包括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

  在落实安全工作时,分为硬指标和软指标,硬指标指摸得着看得见的,包括幼儿园的安全设施、安全预案、安全培训、安全教育活动等。

  实际工作中,由于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些硬指标幼儿园在接受层层检查中已经基本完善;但是,软指标是不太容易被检测的,教师、幼儿和家长的安全意识、安全能力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其中问题最突出的当数幼儿安全问题,幼儿的安全问题被我们简单化、程式化了。幼儿在飞翔之前必先强健翅膀,我们要给予保护,却绝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以安全之名束缚幼儿亲近自然的机会,阻止幼儿探索世界,限制幼儿解决问题,这样就会本末倒置。

  温室中的小花经不起风雨,正如皮克斯的动画短片《鹞》所传递的信号一样,幼儿只有如同小鹞那样,在生活的海浪中经历洗礼,才能成长为我们所期盼的坚强、勇敢、自信、阳光、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儿童。

  (作者系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幼儿园园长)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