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2022年年底,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43项,居世界第一。

  非遗是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有自身的传承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群众对美好生活愿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非遗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无论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还是国际交流合作上,高校都应成为非遗系统性保护的开拓者和实践者。

  非遗的系统性保护要秉承思想性和引领性。非遗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非遗项目能够被层层筛选列入名录,是为人民美好生活服务的重要体现。但有的非遗项目一旦申报成功,就因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变味,失去了原有的品位与品质。这就需要高校肩负起非遗传承的责任,除了讲授非遗专业知识外,还应开设相关讲座、举办非遗相关实践活动等,进行非遗保护的思想引导。

  非遗的系统性保护要深入探寻其历史性。非遗系统性保护要做到守正创新。守正就是正本清源,要求我们坚守创设非遗项目的初心,认真研究非遗的历史脉络,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

  非遗是历史遗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一代代传承人的努力,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元素,犹如大浪淘沙,生命力得以延续。对非遗历史性的研究,是高校的优势所在。总之,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只有明确了非遗的历史性,人们才能掌握其“遗传密码”,从而通过不断创新,让非遗永葆青春、惠及后人。

  非遗的系统性保护要紧紧立足于人民性。非遗是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它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来源于人民,由劳动人民创造,得到了广泛认同并一代代传承下来,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

  然而,有些地方的非遗项目被“符号化”规模生产,与系统化保护的原则背道而驰,也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渐行渐远。一些与经济发展无明显关联的非遗项目,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地方戏曲等,往往在完成非遗项目申报后就被束之高阁。

  高校应该努力成为非遗连接人民并使其发挥人民性的桥梁。例如,鼓励业余群众剧团等深入一线,把地方剧目送到厂矿企业、居民社区、田间地头。他们在学校接受过系统培训,得到国内知名表演艺术家和专家教授的言传身教,将更好的艺术作品献给人民。学校学生也可以利用假期深入基层,普及非遗知识,传承非遗文化。总之,只有把人民性这个根扎牢扎深,非遗这棵大树才能枝繁叶茂。

  非遗的系统性保护要不断提高艺术性。从目前我国非遗十大门类看,无论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还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都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体。

  随着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是对非遗艺术性的挑战。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古琴艺术为例,扬州市的古琴产业呈现出了繁荣景象,但也暴露出一些风险。传承人队伍的艺术素养参差不齐,专业音乐学院出身的很少,不少人只识减字谱,不识五线谱和简谱,大部分古琴教学仍处于一对一口传心授状态。古琴艺术在所谓“没有标准”的论调之下,艺术性遭受严重挑战。高校要针对这些难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大力推进非遗进课堂,让古琴艺术相关项目在学校落地生根,开展示范性公益保护。

  非遗的系统性保护要时时体现时代性。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包括非遗在内的文化传承也应当随时代发展。随着劳动方式的转变,那些曾经的“窑工号子”、“车水号子”、“插秧号子”等劳动号子,渐渐离开了工地、田野,变成了舞台上、风景区供人们欣赏的一种文娱活动。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昆曲的代表性剧目《牡丹亭》因为有了“青春版”,一改节奏过于缓慢、唱词过于文雅、情节过于老套等传统,而广受追捧,焕发了新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非遗创新离不开传承人理念的转变和知识的更新,更需要高校专业人士进行科学研究与实践探索。许多高校尝试对非遗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思索如何让非遗更时尚,如何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模式为非遗保护与传承赋能,如何让数字科技与古老技艺相互碰撞以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现代需要,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方面释放更多非遗潜力。这一切都是时代的召唤,也正是非遗的生命力所在。

  非遗的系统性保护要充分体现开放性。中国的非遗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是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它的系统性保护并不是“藏在深闺中”,而是要努力走出国门,与世界共享非遗成果。事实证明,非遗是联结全世界各民族情感的纽带,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载体。而高校在其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比如,10多年来,扬州大学多次赴世界近2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非遗项目京剧、中华武术和古琴、古筝、二胡、琵琶等中华民族乐器登台亮相,受到海外友人欢迎。非遗的开放与共享,既是我们的一种文化自信,也体现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爱情怀。

  (作者李向阳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报》2023年10月19日第7版

[ 责编:王宏泽 ]

原标题:高校赋予非遗系统性保护新智慧

转自: 中国教育报

教育信息网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