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我国建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新进医疗岗位的临床医师都必须在城市大医院接受为期三年的系统性、规范化培训,再参加临床工作。据央视网报道,今年全国共有12万名医学毕业生进入到医院体系,这是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施十年来招生人数最多的一年。
截至2022年年末,我国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15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40万人,注册护士520万人。目前,中国人均医师数量已超过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距高收入国家仍存在差距。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创新。现代医学面临慢性病传染病增加、医疗技术更新快、疾病进展变化快等多方面挑战。医学教育要勇于创新,立足于人民生命健康,培养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高质量医学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众所周知,医学人才培养具有周期长、课业负担重、费用高等特点。医学院校要心怀“国之大者”,更新教育观念和价值理念,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为目标,下好“三个功夫”,培养造就一批契合新时代需要的医学人才。
要下好“廉洁”真功夫。学医先学德,医本仁术,医德好医术才会高。近期,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公安部等9部门共同启动了为期一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严查权力寻租、“带金销售”、利益输送等不法行为。一批贪腐分子落马,形成震慑力,医德医风得以改善。医学院校应打好“预防针”,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工作,以思政教育为引领,厚植医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树立仁心仁术、廉洁自爱的职业精神,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关心患者、尊重生命的人民健康守护者。开展廉洁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廉洁从医的意识。建立健全医德医风管理体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责任制监督管理,将医德医风建设纳入学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廉洁自律、诚信守法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培养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要下好“绣花”细功夫。医学院校需要遵循教学规律,以“绣花功夫”的细致,耐心打磨每一个教学环节,精心上好每一门课程,用心教导每一名医学生,确保医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医学院校应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设置更多的实操课程,让学生在实操中掌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关键技能。医学生需要接触各种不同的病例和治疗方法,全面了解临床医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深入了解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方法。在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大规模应用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医学正向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医学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探索,积极发展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医学新专业,培育“医学+X”专业,探索促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引导医学生跟上行业变化和技术变革潮流,勇立时代潮头。
要下好“磨杵”深功夫。医学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度专业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医学人才,医学院校需要建设实践基地,提供大量的实践训练机会,在临床实践中锻炼医学生,提高其专业素养。应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可充分利用高校附属医院的资源优势,打造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或者推动医学院校与三甲医院合作教学,共办实训基地。以科学育人为实训标准,加强基地管理工作,围绕人才培养优化整合科室,设立专门的教学门诊和教学病床,购置先进的医疗器械和设施,引导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强化临床思维、实践能力,锻炼掌握最新的医疗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临床实践水平,积累实践经验,以便将来更好更快地走上工作岗位。
(作者:郑为超,系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教授)
[ 责编:邱晓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