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精神 凿艰越险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
郭海龙 何云庵
1954年筑路大军修筑康藏公路(1955年改名为川藏公路)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70多年前,在和平解放西藏的进程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和青海等省份各族人民群众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了近11万人的筑路大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拼搏,于1954年建成了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在“人类生命禁区”的“世界屋脊”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铸就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这两条公路的建成通车,是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对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巩固西南边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形成于“两路”修建的艰苦历程
川藏公路原名康藏公路,起于雅安,止于拉萨,1955年改用现名并以成都为起点。青藏公路始于西宁,迄于拉萨。“两路”于1950年破土动工,1954年12月25日同时通车。这两条公路是最早的进藏公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位于祖国西南的西藏尚未获得解放。美国、英国、印度等与中国西藏地方上层反动势力相勾结,妄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为尽快解放西藏,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揭开了进军西藏的序幕。毛泽东指示部队要“一面进军,一面修路”。刘伯承指出:“要保证和平解放西藏,关键问题是交通运输,从某种意义来说,修路、运输比打仗还重要。”因此,“两路”并不是简单的两条路,而是具有战略价值的解放之路、军民合作之路、民族团结之路。周恩来曾说:“青藏公路要修,它如人的手背,平坦易为,而且斩不断,炸不烂,非常保险。要急修,先粗通,然后再改善。康藏公路要修,但它如人手的五指,横断山脉,断一处就不能通车。为了战略上的需要,青藏、康藏两条公路并修。”
公路修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踏勘、修建、养护、后勤、文教、卫生、气象等各领域人员共同参与、分工合作的事业。参与“两路”修建的,既有解放军将士、工程师、医护人员等,也有数万名各族群众,大家形成了团结有力的战斗整体。
伟大实践铸就伟大精神。“两路”精神形成于修建的艰苦历程中,并在道路改建、养护过程中得到传承和弘扬。“两路”精神既彰显于敢以血肉之躯铺成康藏路、不惜洒热血铸就青藏路的奋斗过程,也体现在代代“天路”人甘当铺路石、军民团结如一人、各族紧抱似石榴的感人事迹中。
彰显绝境修路的奋进品格
“两路”精神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共性,也彰显了特定时空中绽放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个性,有三个方面的内涵。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筑路军民敢于战天斗地。
踏勘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雪域踏勘需面对诸多困难,首先就是行路难。雪地行走要克服雪盲症,有时需滑溜着走,有时要滚着走。遇草原沼泽地,走险峻攀岩路,随时有沉陷坠亡的危险。再就是资料缺。当时踏勘工具特别是地图资料奇缺,增加了踏勘工作的难度和强度。不得不提的是食宿难。川藏公路踏勘员叶祖镕说:“没有蔬菜,就四处去找野菜,我们睡过帐篷、民房、寺庙、岩穴、牛棚、马厩,甚至在草地上露宿。”
筑路时,“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川藏公路经过的十几座大山海拔几乎都在4000米以上。为征服悬崖绝壁,战士们打出了“悬空作业”与“昼夜施工”的组合拳。成千上万根麻绳吊着战土,似累累葡萄挂满山岗。在可敬的劳动者面前,险崖坚石都屈服了。在高山上挖冻土异常艰难:用铁镐挖,只划个印;用炸药炸,炸个小洞;今天挖开,明天冻上;上层挖开,下层冻上。雀儿山的战士们想出了火攻法。为获取烧火柴,他们每天在冰天雪地中往返数十里,把砍下的枝丫背到工地上一边烘烤,一边挖掘,一旦冻土融化松动,立即穿孔、装药、放炮。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坚硬厚实的冰层终于被掀开。此外,筑路军民在湍急的雅砻江上架过桥,在金沙江上架过引渡钢索,在澜沧江浪涛里运过木料。冰块刮破过他们,雪水冻伤过他们,急浪打翻过他们,但都无法阻挡他们。他们说:“海拔5000米,气温-30℃,开水沸点70℃,我们的士气100℃!”为修通“两路”,3000多名烈士献身雪域高原。
从目的来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都是为了帮助当地人民。让当地人民过上好日子,就是筑路的初心和使命。烈士张福林直到临终前都未交代一句私人遗言,他关心的是公路建设的进度。
从客观实际来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为了克服高原筑路超乎想象但又不得不面对的诸多困难。
从主观状态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彰显了筑路军民劳动热情的高涨。青藏公路工程师邓郁清说,曾有人问工程队长,“工人每天劳动多少小时”,这是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按规定每天早上6点起床,吃饭后上工,午饭后继续干,傍晚才收工。可是,不少人半夜就起床上工。青藏公路能迅速修成,劳动热情是重要因素。
顽强拼搏、甘当路石。雪域高原地质条件复杂、灾害频发、生态脆弱,这为养护“两路”带来了巨大挑战。如果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踏勘修筑中,那么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的精神则鲜明地体现在养护保障中。
修路不易,护路也难。一方面,旷日持久的日常养护是简单重复性劳动,需要默默奉献、甘于清贫,耐得住寂寞、忍得住病痛。为保障公路畅通,无数养路工青丝变白发。1983年,25岁的藏族青年陈德华(藏族名字为扎西降措)来到雀儿山五道班当养路工,一干就是30年。他说:“我就是死了,也要化成个路标,戳在这山上!”养护青藏公路的109道班工人们,因长期严重缺氧,30多岁就须发脱落,每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高原病,包括心脏肥大、血色素高和关节炎等。为保障“两路”安全畅通,无数道班工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另一方面,针对水毁、塌方、地震等灾害,需要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进行抢修抢通。“两路”沿线可以说是地质灾害博物馆,养路面对的困难前所未有,“每天不停地从公路旁的高山上流下大量的沙子、石块和树木,有时甚至有成千上万立方的沙石坍塌下来”。养路工人为保障道路畅通安全而全身心投入,在路边筑起了一道道防沙墙,付出了艰辛劳动。
顽强拼搏与甘当路石是密不可分的。顽强拼搏本身不是目的,早日修通修好、养好护好“两路”,进而更好地服务祖国和人民才是目的和归属。
军民一家、民族团结。从修路开始,筑路部队严格执行“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宁愿饿晕也不随便吃百姓的粮食。为加强和当地藏族工人的交流,战士们努力学习藏文。在修筑川藏公路拉萨到太昭段时,有近万名藏族工人随部队参加筑路。他们不会用工具,筑路官兵就积极帮他们学习施工技术;不懂要领,战士们就耐心示范。军爱民来民拥军,他们发自肺腑地感谢解放军,唱道:“天上星星多,都没有北斗明。见过的人很多,都没有解放军好!”
“两路”修筑中,军民一家与民族团结紧紧相连。这种团结体现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两路”顺利通车,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支援。除保障生活物资供应外,全国人民还积极支援机器、工具和材料,成千上万优秀工人和技术干部来到边疆。军民一家、民族团结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中形成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更是“两路”精神的重要内涵。
激励一代代人奋发向上砥砺前进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筑路人的豪情壮志、养路人的牺牲奉献,铸就“两路”精神,在高原上树立起永不褪色的丰碑,激励鼓舞着一代代人奋发向上、砥砺前行。
建设交通强国的强大精神力量。没有“两路”精神,就没有“两路”的畅通和正常运营。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作出了部署。当前,川藏铁路雅林段施工正面临四大世界级难题:显著地形高差、强烈板块活动、频发地质灾害和敏感生态环境,攻克任一难题都极富挑战性。高质量推进川藏铁路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需要大力发扬“两路”精神。
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可以实现的。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每个人都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弘扬“两路”精神,敢于斗争、不怕艰难,善于攻坚克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促进民族团结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两路”精神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宝贵精神资源。传承弘扬“两路”精神,有助于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作者单位系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云庵系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系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川藏、青藏‘两路’精神口述史挖掘、整理与研究”[21BDJ088]成果)
[ 责编:董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