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在2023届赴西部、基层、国家重点单位就业毕业生出征仪式上,校党委书记裘新发表讲话《珍视让复旦人独特的两个1%》,给即将毕业的同学们上最后一堂思政课。珍视让复旦人独特的两个1%——在2023届赴西部、基层、国家重点单位就业毕业生出征仪式上的寄语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裘新2023年6月9日...
6月9日,在2023届赴西部、基层、国家重点单位就业毕业生出征仪式上,校党委书记裘新发表讲话《珍视让复旦人独特的两个1%》,给即将毕业的同学们上最后一堂思政课。
珍视让复旦人独特的两个1%
——在2023届赴西部、基层、国家重点单位就业毕业生出征仪式上的寄语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裘新
2023年6月9日
今天,我们举行2023届赴西部、基层、国家重点单位就业毕业生出征仪式,也是同学们的最后一堂思政课。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和最深挚的祝福,也向用人单位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离开学校33年后再次回到母校工作,我常常在想:复旦人气质中最与众不同的是什么,是什么让我们优秀而独特?如果能有“复旦胶囊”,让每位迈入校门的学子服用就会成为“复旦人”,那么这颗胶囊的配方是什么?我想,“胶囊”中大部分成分也许与其他学校别无二致,但可能就是因为有两样关键成分,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焕发出独特的“复旦气质”。这里姑且将这两样成分比喻为两个关键的1%吧。
第一个1%,是理想主义。
现实生活中,“理想主义”不总是一个赞扬的词汇,也许是“脱离现实”“自命清高”的代名词。即便如此,仍然为理想坚持主义的人,一定不是因为幼稚或盲目,而是精神上的自觉和改造现实的责任。80年代在复旦求学时,曾在红砖砌就的老图书馆阅读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主人公那段独白至今仍时时震撼着我,让人仿佛听到血液在血管里的轰鸣:“我活着为了什么?我生下来有什么目的?……目的一定是有的,我一定负有崇高的使命,因为我感觉到我的灵魂里充满无限力量。”令复旦人独特的第一个1%,也许就是这坚信人生意义、灵魂里充满力量的理想主义风骨。
1、做一个有志气、骨气、底气的人。
在英文里,理想主义idealism的构词涵义是“理想至上”,这与孔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和“止于至善”涵义相通。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是精神上有信仰、有追求的人,永远追寻生存的意义,努力做有意义的事;是情感上的利他主义者,善于理解别人、乐于关心别人,喜欢帮助他人成长进步、促进社会积极变化;是现实中的行动主义者,是肯为理想而行动的人,竭尽全力把世界变成理想的样子。
做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该有的样子。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地对新时代青年提出“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期望,要求大家成为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志气表现为报国为民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仰,骨气体现在不屈不馁的品格和不卑不亢的态度,底气来自“四个自信”和历史自信,这是新时代理想主义者该有的精神气质。
复旦人的理想主义从来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复旦118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救国、报国、强国的奋斗史。今天各位同学走向西部、基层和各行各业的重点岗位,选择了小我融入大我的道路。希望这份传承了118年的家国情怀,帮助大家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伴随各位走好人生路。
2、超越现实,关照现实。
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不是不懂现实,而是不屈从于现实。那些终日活在自己“理想”里的人、把现实世界理想化的人,不是理想主义者,而是幻想主义者。理想就像一棵树,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越要向下扎根泥土;理想主义者想开出理想之花,必须扎根现实、改造现实。所以,理想主义者会有自己的骄傲,清楚想要什么,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也会活得比较辛苦,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会碰壁、会跌倒,但绝不会逃避。
55年前,由上医青年学生组成的“指点江山医疗队”奔赴贵州,扎根贫困山区、解除群众病苦,短则11年、长则25年,把浪漫青春化作艰苦奋斗,叙述着上医人兼济天下的情怀。新一代医学生承续衣钵,复旦博士生医疗服务团已接力29年献身健康扶贫、公益医疗,继续谱写“行走在大山深处的白衣天使”之歌。
今天,许多复旦人主动选择“吃苦”的道路。过去五年,2/3的本科毕业生选择攻读研究生,投身创新报国洪流;就业的毕业生中,2/3以上奔赴国家急需领域和重点单位,上千名复旦人选择扎根西部,近1100名复旦人成为各地选调生。不少校友带着建设家乡的情怀回到中西部,有位校友说得好:哪怕能为家乡做出一丁点儿贡献,也不负复旦人的使命。
服务国家社会、改造客观世界,都不会一蹴而就。希望大家呵护好理想、关照好现实,在与国家脉搏、人民呼吸保持“零距离”的时候,与急功近利保持距离,与成长的“路径依赖”保持距离,与人生的“舒适区”保持距离。
3、永远走在求索真知和纯粹的路上。
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对工具理性保持警惕。复旦师生往往有一种书生意气,喜欢“较真”,对真相刨根究底、对真知锲而不舍、对真理孜孜以求,这是一脉书香、薪火相传。古籍整理研究所的陈正宏教授曾为毕业生撰写对联壮行:“史亦尝考,文亦尝校,答辩近了,犹思几度改论稿;家总要成,钱总要挣,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正是这股子书生气、书卷气,让复旦人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以往工作中,我经常能分辨出复旦的校友,他们总能把理想情怀与理性思考很好融合起来。希望大家走上工作岗位后,保持学习的朝气、思想的锐气、为人的正气,努力做一个纯粹的人。
4、干卓越的事,做有趣的灵魂。
“差不多”,从来不是复旦人做事的标签;干事创业追求卓越,才是我们的名片。华为高级副总裁张顺茂校友曾说:“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还不够,还要不断创新,思考怎么做得更好、做到极致,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但复旦人也不是一味的“苦行僧”“书呆子”,在复旦园,有趣的灵魂肯定比百里挑一要多得多。很多理工医科大先生都有深厚的人文造诣和艺术特长,比如苏步青、谷超豪两位先生既是数学家,又是文采不凡的诗人。谷先生一句“人言数无味,我道味无穷”,让诗歌的美与数学的美交相辉映。校园里,思想激荡、头脑风暴此伏彼起,百团大战、巅峰对决朝气蓬勃,斜杠青年、跨界青年比比皆是。学术沃土、文化沃土,正是大学该有的模样。
希望大家无论离开母校多久,都保持复旦人的人生旨趣,不断追求卓越、体验生命,做有趣的灵魂。
第二个1%,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旦人从来不是清谈客,而是实干家。善于解决问题是令复旦人独特的第二个1%。从理想到现实、从主义到问题,我用“山”打个比方,说明复旦人的这种看家本领。
1、开门见山。
搞创新、求创造,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还重要。李政道先生觉得复旦校训里的“学”与“问”两个字要合起来理解:“学怎么样去问问题,才是真正的学问。”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切问近思”所倡导的,正是发现真问题、提出好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复旦一直把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一种学术传统。上世纪60年代,杨福家先生赴欧洲留学,最深的感触是“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他担任校长后,强调“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颗待被点燃的火种”。有教授回忆他读书时,“学术热情迸发、问题意识强烈”,师生扣着一个问题聊天,不知不觉间“风也过去了、雨也过去了”。许多校友回首大学生涯,工作后可能会忘记知识点,但忘不了复旦交给的治学方法,特别是找问题的能力。
当前,全校正在开展“切问近思”大调研,切问国之大者、城之要者、校之重者、民之盼者,近思育人之要、创新之策、聚才之方、区域之需,聚焦建设“第一个复旦”之“八问”,就是要在新征程上发挥校训精神,研究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回答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之问”,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复旦答卷”。
2、咬定青山。
找准问题、明确目标,就要咬紧牙关、攻坚克难。如果“横看成岭侧成峰”,或者被各种因素所干扰,很可能就会迷失方向、懈怠初心。而复旦人往往有一种定力和韧劲,认准的事情一定会“硬磕”到底。从老一辈谭其骧教授30年编纂《中国历史地图集》、陆谷孙先生30年编纂《英汉大词典》,到新世纪钟扬教授跋涉青藏高原、搜集四千万颗种子的“种子精神”,都体现了这种可贵品格。
对于刚踏上社会的复旦人来说,有个好想法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实现想法、成就梦想。有位年轻校友闯开了“创业成功”之门后感慨:“人经历过磨难才会成长,要敢于走困难之路。”在座同学选择了进入广阔天地,就要去经风雨、长才干。希望大家既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也掌握“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方法,最根本的是服务人民、扎根人民,做到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3、华山不止一条路。
在解决问题、攀登高峰的路上,多半没有现成答案。复旦人敢于破,打破固有思维,寻找自己的答案;也善于立,另辟蹊径,探索创新道路。
上个月校庆科学报告会,许多科研大咖献上了“学术盛宴”。生科院鲁伯埙教授研究“小分子胶水”,开创性提出基于自噬小体绑定化合物的药物研发概念,为疾病干预提供了新可能。全世界高分子材料的主链都是碳氮氢,但高分子系彭慧胜教授在开发纤维电池时,提出用金属原子构建高分子主链。这是个“离经叛道”的想法,他们不仅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而且可能形成新的科学理论。
复旦人就要敢于勇闯“无人区”。突破思想重围,拥抱新的发现、新的可能,甚至颠覆固有知识体系、打开知识新天地,也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4、越过山丘。
复旦人解决问题,绝不只解决眼前问题、单一问题,而是从群山中找主峰、越过一山又一山,从全局、长远、系统的意义上解决问题。
信息学院已故的王威琪院士就是学科建设深谋远虑的代表。他在上世纪90年代,就坚持物理、数学和医学等学科融合发展;在2010年人工智能未兴之时,又大力倡导发展智能通信。
这次主题教育期间,学校党委也要求二级党委书记不断地“越过山丘”,既“站在光华楼上提问题”,跳出一隅看全校、看长远、看本质,又“站在邯郸路上解问题”,与职能部门协力同题共答、聚合力量,完成问题整改。
预见未来、把握未来、引领未来,创新中不仅从0看到1、也从1看到10,工作中走一步、想两步、看三步,这是复旦人应当具备的素质能力。
人的一生有两个精神家园,一个是家乡,另一个是母校。复旦生活赋予我们共同的乡愁,“复旦胶囊”赋予我们独特的气质。纵然相隔千山,纵然跨越世代,也能认出彼此、找到同类。这,就是复旦之魅。
衷心祝愿同学们在下一段征途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回信中“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教诲和嘱托,忠于理想、永久奋斗,践行“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要求,在回应家国使命中书写好自己的人生答卷,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大潮中书写出这一代复旦人的璀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