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推进高校科研组织模式变革从何处着力  朱新远  ①物理与天文学院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  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  ③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人员进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④转化医学公共仪器平台分析测试中心饶群力研究员开展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  ⑤湖泊富营养治理教师团队在洱海开展科学实验。本文图片均由上海交通大学提供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

  推进高校科研组织模式变革从何处着力

  朱新远

 src=

  ①物理与天文学院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

 src=

  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

 src=

  ③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人员进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src=

  ④转化医学公共仪器平台分析测试中心饶群力研究员开展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

 src=

  ⑤湖泊富营养治理教师团队在洱海开展科学实验。本文图片均由上海交通大学提供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实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2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就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部署。

  上海交通大学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紧紧围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定位,主动前瞻布局,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破解科研组织“小、散、虚”的问题,系统推进有组织的科研体系探索,逐渐形成具有上海交大特色的有组织科研模式。

  以需求与问题为牵引

  探索多元化科研组织模式

  学校围绕国家各项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战略性、长期性、紧迫性科技需求与问题开展研究,创新性探索多元化科研组织模式。学校为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构建了基础研究特区模式;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协同多方力量,综合布局交叉研究,构建了集成攻关大平台模式;全面激发学校学者创新活力,全方位多层次为科学家提供良好学术氛围,构建了创新策源模式。

  战略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的基础研究特区模式。学校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前瞻性、长期性、引领性的交叉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支持和鼓励一批优秀青年科学家“敢啃硬骨头、勇闯无人区”,从而构建了基础研究特区模式。学校启动了“基础研究特区计划”试点,在充分尊重基础研究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坚持战略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发挥学科及人才优势,推进交叉融合,聚焦原始创新,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范式。

  围绕粒子与核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量子基础科学等重要基础科学领域,学校大力建设李政道研究所。聚焦分子科学领域的世界科学前沿,学校建设了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为了强化理、工、生命、医学等前沿领域的学科交叉和青年人才培养,学校成立了自然科学研究院。

  学校鼓励科学家在这些学术特区中开展多学科交叉,围绕基础重大科学问题,开展持续研究,形成高水平、标志性、有影响力的成果,采用中长期评估代替考核,构筑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学术文化。当前,相关举措已吸引和汇聚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各特区已逐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和创新高地。

  战略需求任务导向的集成攻关大平台模式。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领域的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适应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范式,学校进行了凝练大科学问题的顶层设计。以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推进创新要素和政策的统筹布局,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跨组织的创新团队建设和高效的资源配置。任务实施前,对重大科技问题解构分工;任务实施中,对问题不断重组优化。全面提升平台与学科协同创新效能,鼓励跨学院、跨学科的人才双聘和联合培养,成果双向认可。

  例如,学校以船舶与海洋工程一流学科为核心,深度融合机械、动力、信息、材料等领域优势,依托产业化示范应用,成立了深海重载作业装备集成攻关大平台,与已成立的海洋装备研究院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探索独立人事管理、单设资源统筹、任务导向组织、灵活双聘等新机制。对于集成攻关科研团队,学校采取“协议入驻+年度任务+考核激励”的模式进行管理,平台改变学术论文、课题项目等传统学术评价方式,设立使命导向类科研人员考核评价和晋升通道,充分保障团队成员心无旁骛地开展研究工作。

  自主培育前瞻布局的创新策源模式。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是科技创新的原始驱动力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石。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与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全面提升基础策源和原始创新能力,在更多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重大科技问题策源,与世界顶尖杂志《科学》合作,面向全球共同发布125个科学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学校积极探索企业“悬榜出题”、高校“揭榜答题”的产业创新需求牵引的问题策源模式。为鼓励多学科思想交流碰撞,激发创新火花,学校组织开展系统化、多维度的学术活动,通过科普讲坛、交叉论坛、科学家咖啡沙龙等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凝练重大问题、促进交叉融合,全面激发创新策源活力。学校一方面联合社会力量设立“睿远科技大奖”,表彰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问题或作出世界公认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另一方面建立自主荣誉体系,评选校内“十大科技进展”,激发全校科技人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

  建设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体系

  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优势结合起来,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独特优势。全球科技竞争的根本,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人才强校主战略,在有组织科技人才建设方面,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根据任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战略科学家和重点领域急需人才;面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此外,学校还首创了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医疗保障服务计划,为各类人才解除后顾之忧。

  在平台化攻关中打造战略科学家队伍。战略科学家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是引领技术进步方向和前瞻布局、带动关键领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少数”。学校前有钱学森学长的爱国奉献、科学精神,黄旭华学长的潜心钻研、无怨无悔,今有林忠钦院士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孔海南教授十载光阴守得山河明净。砥砺传承的背后,离不开学校对战略科学家的大力支持,以及为创新主战场厚植人才“沃土”的不懈努力。学校将科技评价和资源指标赋予领军科学家,支持团队负责人在科研经费、科技人才、技术路线等方面具有充分决策权,为其承担重大科技任务以及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实践创造平台和机会,支持其在引领重大原始创新、参与科技战略顶层设计、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帅才作用。

  铺路搭桥让各类青年人才绽放精彩。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是高校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的关键所在。高校要“慧”引才、“慧”用才,强化有组织的一流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经过多年实践,学校已完成教师队伍长聘教轨—教职体系的建立,实现了“并轨运行、同台竞技、共同发展”,为青年人才提供清晰的晋升通道。学校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发展阶段,制定对应培育计划,对特别优秀者设立助力他们脱颖而出的晋升通道。为选拔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家“提出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学校统筹整合校内自主经费设立“交大2030”自主创新计划,通过自主培育前瞻布局,长期支持一批青年科学家开展持续原创探索。

  科教产融合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的引育。一方面,学校建设了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建立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把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有效结合起来,提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后备力量。另一方面,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培养大批领军型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例如,学校联合宁德时代、联影医疗等创新型领军企业,建设未来技术学院,聚焦能源环境、医疗健康等领域科技前沿,探索本硕博贯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各类学生参与科研,如“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研究计划”(简称PRP)研究项目面向全体本科生开放,支持其进入高水平研究实验室和团队开展科研实践。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营造健康科研生态 释放科创潜能

  学校通过组织模式变革、科技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创新,推动学科实质性交叉融合,以更加灵活的组织建制形式开展目标明确的科研任务,为科技发展厚植创新沃土。

  全力打造适应有组织科研需求的管理职能架构。积极探索科研管理的组织重构与职能优化、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能,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有组织科研提供重要组织保障的应有之义。学校为全面提升科研总体规划、组织、策源、协调与管理能力,全力推进科研机构改革,建立了学术发展、前沿研究、先进技术、质量管理、区域创新等职能板块,实现了有组织科研的全口径和全链条科研流程覆盖,形成了一套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完整管理体系。与此同时,学校致力打造校院两级专业化科研管理人才队伍,强化理论学习和多岗位实践,突出研究、管理、服务“三位一体”。此外,学校还联络相关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组建科技工作委员会,有效加强校内部门协作,且与国家各相关部委和上海市相关委办局对接,为构建学校“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大成果”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科技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是高校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快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制度保障。学校全面实行科学的分类评价体系,结合战略规划、目标管理、政策调整、资源分配等,针对不同研究类型和学科特点,改变“一刀切”的量化评价尺度,建立更加灵活的多元评价机制,以达到约束和激励目标。以评估取代考核,重在对创新能力和发展的评估与引导,具体包括:引导关注投入时更强调产出,关注成果数量时更强调成果质量;引导更加关注和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承接重大项目;引导与国家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引导通过长期积累,形成高水平、标志性、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在现有研究员专业技术职务体系基础上,学校还设置了科研系列荣誉岗位,为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设立晋升通道并提供保障激励,突出科研人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019年,学校设立了“首席研究员”岗位,并纳入长聘体系,目前已进行多次评聘。

  打破壁垒推动学科实质性交叉融合。学科交叉融合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加速科技创新、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学校“十四五”规划将交叉创新作为未来中长期的五大发展战略之一,学校于2022年12月出台《关于实质性促进学科交叉的指导意见》,落实交叉创新战略,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促进理工融合、文理交叉、医工医文结合,形成多学科协同合作、资源成果共享、组织协调有序的学科交叉融合新格局。

  学校以“四个面向”为依据,凝练重大科学问题,实施学科交叉行动计划:打破学科壁垒和学院藩篱,布局交叉创新任务,促进交叉学科团队建设;引导院系探索和建立协同创新的机制与有效措施,科学评估交叉合作成果,尊重和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合作者的实际贡献;谋划布局交叉学科专业,优化学科交叉的成果归属,学科交叉平台的建设成果与学院共享,根据学院对学科交叉平台的贡献程度协商分配份额。

  面向未来,学校一是将继续坚持以需求和目标为导向,做好主动前瞻布局与科研模式创新;以人才梯队建设为基础,做好有组织科研落实推进;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做好有组织科研管理保障。二是将继续汇聚教育、科技、人才创新合力,积极探索有组织科研体系创新,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交大范式,为支撑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 责编:董大正 ]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