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的通知》(教科信函【2023】18号),新疆工程学院获批建设新疆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新疆乃至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领域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也是全国煤炭资源开采的第二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的通知》(教科信函【2023】18号),新疆工程学院获批建设新疆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新疆乃至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领域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也是全国煤炭资源开采的第二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函camelboy#163.com联系,会在24小时内删除。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