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月12日,由上海市教委、市人民检察院编写的《中小学生欺凌防治指导手册(修订版)》首发仪式在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举行。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近期上海市教委、市人民检察院对2019年发布的《中小学生欺凌防治指导手册》进行了修订升级,主要涉及学生欺凌的早期干预、早期发现、规范处置,以作为学校、教师、家长与学生防治学生欺凌的具体指引,进一步压实学生欺凌防治的各方责任,提高学生欺凌治理的操作性、规范性。...
4月12日,由上海市教委、市人民检察院编写的《中小学生欺凌防治指导手册(修订版)》首发仪式在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举行。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近期上海市教委、市人民检察院对2019年发布的《中小学生欺凌防治指导手册》进行了修订升级,主要涉及学生欺凌的早期干预、早期发现、规范处置,以作为学校、教师、家长与学生防治学生欺凌的具体指引,进一步压实学生欺凌防治的各方责任,提高学生欺凌治理的操作性、规范性。

原标题:上海修订中小学生欺凌防治手册:欺凌行为并非普通打闹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函camelboy#163.com联系,会在24小时内删除。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