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山东大学获批立项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别是“机器智能与系统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科技考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建设的机器智能与系统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十四五”第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结果,依托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的“机器智能与系统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

  日前,山东大学获批立项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别是“机器智能与系统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科技考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建设的机器智能与系统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十四五”第一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立项结果,依托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的“机器智能与系统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

  机器智能与系统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聚焦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智能升级”“智能化改造”重大需求,立足机器智能与系统控制学科交叉融合前沿,以机器智能为核心,围绕工业制造、能源电力、医疗健康等多应用场景,重点开展智能控制与优化、智能感知与决策、智能系统与应用等三个研究方向前瞻性、先导性研究。实验室将通过强化与信息、计算机、软件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拓展“人工智能+”新兴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引领相关学科协同发展,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产学研用协同攻关,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学术兴校和人才强校战略部署,系统推进有组织科研,加强学校科研平台体系谋划建设,突出科研平台建设的需求、质量和任务导向,完善“平台-人才-项目-成果”协同发展机制,强化科研平台体系全周期管理服务,推动学校科研平台学术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近三年,山东大学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9个,其中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部委级科研平台7个,省级科研平台19个。在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的科研平台定期评估中,山东大学参评的11个平台均取得良好以上成绩,其中4个平台获评优秀。

  此次获批立项的还有科技考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下一步,学校将以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为契机,系统谋划科研平台新增布局,切实提升科研平台建设质量,为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山东大学科技考古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近日,山东大学科技考古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是继2016年荣获教育部“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之后,学校考古学科再次获批教育部重点科研平台。

  山东大学考古学科以田野考古为立足之本,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国际化建设,近二十年来在以聚落考古为导向的学科转型中起到先锋引领作用,在人类起源与演化、环境与资源、技术与经济、聚落与社会和文物保护技术等方向上形成优势,成绩斐然。

></p><p>  2010年,“环境考古学创新引智基地”更名为“环境与社会考古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并获批正式立项,这也是全国第一个文科类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09年考古实验教学中心入选首批国家级考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标志着科技考古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2016年山东大学和耶鲁大学共建的“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通过教育部立项,成为全国唯一的文科类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020年获批“山东省文化遗产保护与科技考古重点实验室”。2020年,山东大学博物馆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全国高校唯一的历史考古类国家一级博物馆。</p><p>  以上述教学和科研平台为依托,山东大学考古学科人才引育工作迈上了新台阶。目前,考古学科有专业教师53人,形成了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富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学术团队。考古教师团队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立足田野大地,精于实证研究,8个项目成果先后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p><p>  2018年以来获得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6项、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社科成果一等奖5项(含特等奖1项),入选“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2020)”1项。出版专著16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Cell、PNAS、《考古学报》、《考古》等国内外顶级及权威期刊发表若干高水平论文。考古教师团队于2021年荣获“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p><p ><img src=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