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洪伟最关注的是“双减”,特别是如何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课后服务的问题。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的出台,各地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存在的体系零散、落实表面、合力弱化的问题,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洪伟观察到,在实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洪伟最关注的是“双减”,特别是如何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课后服务的问题。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的出台,各地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存在的体系零散、落实表面、合力弱化的问题,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洪伟观察到,在实践中,依然存在诸多难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合力破解。
首先是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时间困境”。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以来,教师的“时间稀缺性”问题被再一次放大。一系列“双减”政策的落地需要教师能够有充足的学习和研修时间作为保障,否则会影响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教师开展课后服务,最为直接的影响是工作时间的延长带来的工作压力,并间接导致了教师参与学科教研、校本研修的时间被压缩甚至挤占。如果不合理解决这个问题,会导致教师在课后服务中疲于应付,影响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的建立。
其次是学生课后学习的“空间困境”。“怎样为学生成长创设更为宽阔的育人场域,让学生去遇见更加广阔的世界,是每一个教育人的使命所在。”洪伟说,学校是提供课后服务的主体但不能成为唯一渠道,某些学校学生在校时间过长问题突出,大部分学生在校时长超过八小时,学生缺少可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我们不能将学生的课后学习空间局限于校园围墙之内,这会让学生丧失众多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开展实践活动的机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视野范围。”
再有一个是社会参与课后服务的“机制困境”。洪伟认为,当前,社会机构与资源单位参与课后服务,处于一种相对零散的状态,缺乏自上而下的系统设计和制度安排,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片段化、散点式倾向,与广大家庭的连续性的整学期课后服务需求之间存在一定落差。同时,诸多育人资源散落在社会各个单位,处于一种“惰性”状态,有待挖潜与激活。
因此,洪伟委员提出,家校社协同开展课后服务活动是破解这些困境的有效路径。
一个是“请进来”。洪伟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采取购买服务的形式,让社区、博物馆、少年宫、文化资源单位等各级各类校外活动场所挖掘师资力量、研发相关课程,以“送课到校”的方式加入校园课后服务中来,不断扩大公益性优质校外教育服务供给。同时,鼓励有资质、有专长的家长在家长委员会的组织下加入课后服务的队伍中来,缓解课后服务师资紧缺的难题。
一个是“走出去”。“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辖区或学生居住地街道、社区的地缘优势,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等部门的组织优势,”洪伟说,鼓励学生家长、社区志愿者、高校学生、退休教师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就近参与进来,建立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提供“家门口的课后服务”,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课后服务的良好氛围,从供给侧为“双减”助力。民政部门可以将社区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纳入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统一部署。
再一个是“建机制”。“可以探索‘学生举手,家校社应答’的机制,”洪伟说,针对学生的课后学习需求,学校、家庭、社会要整体参与进来。民政、妇联、关工委等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出台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校外课后服务地图”“课后服务社会资源白名单”等,同时要注重对参与课后服务的社会力量进行资质审核、价值引领、质量监控,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形成校内、校外课后服务联动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