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9月27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教育这十年 1+1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十年来,教育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日益成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源源不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中高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十年累计培养毕业生7900多万人,为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
9月27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教育这十年 1+1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原标题:教育部:高校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函camelboy#163.com联系,会在24小时内删除。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