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对《关于加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的建议》的答复。答复中提到,目前各地普遍采取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方式,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预收费进行监管。各地已有9 54万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按照监管要求采用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方式,对培训预收费实行监管,纳入监管的机构比例达88%。 ...
近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对《关于加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的建议》的答复。答复中提到,目前各地普遍采取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方式,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预收费进行监管。各地已有9.54万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按照监管要求采用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方式,对培训预收费实行监管,纳入监管的机构比例达88%。

原标题:教育部:88%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纳入预收费监管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函camelboy#163.com联系,会在24小时内删除。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