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们传承红色基因,继承优良品质,发扬时代精神,让勤奋学习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让努力奋斗成为青春的生动注脚,让锐意创新成为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6月1日晚,梧桐语问学中心明德报告厅,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在《百年中国》思政公选课上,以“百年党旗飘扬 奋力书写高水平科技创新新篇章”为题,深刻阐述我国科技创新百年艰辛探索,深入分析科技成就与创新主要问题,着重强调大国崛起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并深情勉励青年学子爱国、创新、求实、合作,争做科技报国的弄潮儿。

 OLD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710/e0642d6122c8f72jpg /></p><p>  尤政回顾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科技创新理论和实践方面作出的艰辛探索,并从中提炼对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启示。他指出,党的社会实践和调研工作告诉我们,科研工作要深入一线勤调研,认清差异性,政策制定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充分激发、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党提出的矛盾论、实践论与论持久战等理论告诉我们,科研工作也要充分认识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要尊重基层的科研实践和创造,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科技领域遇到的“卡脖子”问题、重大科学问题的突破,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应注重体系的完整性,建立完备的创新链条,发挥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自的优势。尤政强调,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科技事业,改革开放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p><p>  尤政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制造业发展案例,系统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并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在基础研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学术生态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p><p>  尤政指出,大国崛起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我们要从国家强盛的“历史逻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新时代内外环境倒逼的“必然逻辑”、科技发展的“演进逻辑”,深刻认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意义。结合学校科研人员勇于创新、潜心科研、善于转化的事迹,他强调——</p><p>  ● 创新要涵养优良的学术生态,建立突出质量贡献的学术评价制度,形成优良的学术文化;</p><p>  ● 要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p><p>  ● 要开放合作,善于打破刚性的学科界面,推动学科交叉融合;</p><p>  ● 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通过设立驻外研究院、与大企业合作等多种方式,建立成果转化新模式,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p><p>  ● 要发挥大学的人才、基础研究和学科优势,结合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打造大学企业创新双引擎。</p><p>  尤政指出,近五年,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与科研、基地建设等方面成果丰硕,首轮“双一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下一阶段,学校将坚持改革创新、争创一流,顶天立地、追求卓越,努力实现立德树人质量达到新高度、学科建设形成新格局、人才队伍形成新高地、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社会服务产生新成效、文化建设取得新成绩、国际合作形成新品牌、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p><p>  尤政带领同学们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调青年是创新的未来。他以学校科研团队为例,勉励青年学子要有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团结一心、协同聚力的合作精神,争做科技报国的弄潮儿。</p><p>  现场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青年人如何在科技创新领域作出华中大贡献”“传统专业学生如何抢抓科技创新机遇”“华中大人有哪些精神对您影响最深”等话题提问。尤政结合自身求学、科研经历,逐一答疑解惑,他指出,求学时华中大教师踏实、勤奋、团结和创新的精神对自己影响最深,希望华中大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继承优良品质,发扬时代精神,让勤奋学习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让努力奋斗成为青春的生动注脚,让锐意创新成为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p><p>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林桢栋主持公选课。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本科生院等部门负责人和学生代表参加学习。</p>
</article>
</div><div class=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