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月7日,广东医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共建松山湖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医工联合创新学院签约仪式在广东医科大学图书馆举行。此次签约,松山湖本土两所大学携手在医工融合领域发力,率先在粤港澳大湾区以校际联合的新模式推动“新医科+新工科”。松山湖医工融合创新中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围绕松山湖科学城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聚焦生物医药与健康、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等战略性支柱产业,整合双方优势资源,重点...
3月7日,广东医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共建松山湖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医工联合创新学院签约仪式在广东医科大学图书馆举行。此次签约,松山湖本土两所大学携手在医工融合领域发力,率先在粤港澳大湾区以校际联合的新模式推动“新医科+新工科”。

原标题:学分互认创办联合学位!广东两高校联手发力医工融合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函camelboy#163.com联系,会在24小时内删除。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