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水平运动员基本学制与普通学生相同,在校修业年限不得超过本专业学校规定的最大年限;高水平运动员与普通学生的学业水平要求原则上应保持一致;高校不得给高水平运动员单列推免名额或制定单独推免办法;要完善高水平运动队竞赛体系,以足球项目为先导,建立健全篮球、排球等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项目学校的全国及省级联赛制度。全文如下:在普...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水平运动员基本学制与普通学生相同,在校修业年限不得超过本专业学校规定的最大年限;高水平运动员与普通学生的学业水平要求原则上应保持一致;高校不得给高水平运动员单列推免名额或制定单独推免办法;要完善高水平运动队竞赛体系,以足球项目为先导,建立健全篮球、排球等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项目学校的全国及省级联赛制度。

原标题:教育部:高校不得为高水平运动员单列推免名额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函camelboy#163.com联系,会在24小时内删除。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