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甘肃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1年全省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未成年人成长,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要求党和政府始终关心各族少年儿童,努力为他们学习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全社会都要关心少年儿童成长,支持少年儿童工作;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
1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甘肃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1年全省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情况。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函camelboy#163.com联系,会在24小时内删除。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