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2月17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高校智库联盟”在南开大学揭牌。该联盟由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发起,联合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和暨南大学经纬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共同成立,旨在充分发挥高校智库的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咨政建言、社会服务、对外交往等重要功能,汇聚成员智库力量...

  12月17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高校智库联盟”在南开大学揭牌。

 OLDSRC=https://img.e-chinaedu.cn/uploadfile/1/2022/0322/ba6512c15f8be9fjpg /></p><p>  该联盟由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发起,联合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和暨南大学经纬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共同成立,旨在充分发挥高校智库的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咨政建言、社会服务、对外交往等重要功能,汇聚成员智库力量,形成助力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智库合力,搭建学术界、政策界和实践界的交流、合作及对话平台。</p><p>  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谭方正,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夏泉出席揭牌仪式并致辞。</p><p>  曹雪涛与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教授共同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高校智库联盟”(以下简称“智库联盟”)揭牌。</p><p>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区域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谋篇布局。在12月8日至1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再次强调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p><p>  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谭方正发来视频致辞。他说,希望“智库联盟”在今后建设中画好“同心圆”,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唱好“协奏曲”,围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现实需要,开展协同研究和集成攻关;搭好“立交桥”,坚持深入一线、扎根群众,推动理论联系实际;打好“特色牌”,依托各成员单位的独特优势,在决策咨询等领域打造一批“拳头产品”;砌好“防火墙”,完善联盟日常管理的制度规范;建好“示范区”,将联盟打造成为协同攻关的示范区、服务国家的示范区、科研评价的示范区、对外发声的示范区。</p><p>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在致辞中说,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对我们相关智库及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希望“智库联盟”加强合作交流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以国家急需为导向,为重大国家战略推进、政策机制设计、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的咨询服务和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p><p>  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夏泉表示,“智库联盟”的成立,对于推动全国高校在区域发展领域交流互鉴、增强服务国家区域发展重大现实需求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暨南大学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将积极支持经纬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参与联盟建设,与联盟成员齐心协力,把联盟建设成为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高水平研究和决策咨询平台,为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应有贡献。</p><p>  会议期间发布了《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高校智库联盟倡议书》,强调联盟将充分发挥成员单位在各自地区和研究领域的示范带动作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咨政建言,做好政府的“智囊团”和“人才库”,培育原创性、标志性学术成果,促进高校智库间的沟通协作与协同创新,形成助力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智库合力,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p><p>  当天还举行了区域重大战略与大学使命高端论坛。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名誉会长、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原司长陈文玲在线上分别带来了题为“大力促进区域重大战略的协同联动”“研究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必须创新研究方式”的主旨发言。</p><p>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南开大学社科部部长盛斌教授主持大会。山东大学、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智库机构负责人、专家学者,南开大学社科部、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师生代表一同参加。</p>
</article>
</div><div class=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