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降至8.8亿。与此同时,0—14岁的青少年人口增加缓慢,而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增加迅速。
最新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口年龄构成中,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降至8.8亿。与此同时,0—14岁的青少年人口增加缓慢,而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增加迅速。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人口学研究室主任、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所长宋全成教授分析,一方面,劳动力人口的绝对量在不断下降,已跌破9亿;而劳动力年龄中位数已达38岁,劳动力在变老。另一方面,老龄人口增加迅速,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在此背景下,提高劳动力人口的技术构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可以发挥重大作用。
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002万人,毛入学率为51.6%,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但与我国劳动力规模相比,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规模仍然较小。
“高等教育应继续扩招,大幅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力规模,以应对劳动力人口减少所带来的挑战。”宋全成说,我国高等教育要提质增效,应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上下功夫,在课程设置上,聚焦培养学生应对社会与时代挑战的能力,增加社会实践课程和交叉学科,以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新要求。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最紧缺的专业和技术,高等院校还要积极开辟新领域,如集成电路、芯片、航空航天等,以培养更多的紧缺型高精尖人才,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此外,还要积极搭建国际人才的国家平台,吸引全球人才为我所用。
“中国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扩招、提质等方式,推动我国由人口大国变为人才大国,以人才大国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劳动力人口减少所带来的影响。”宋全成说。
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关成华教授看来,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面向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和劳动力人口规模的不断缩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将提高人力资本作为内生动力。
“人力资本提升一靠教育,二靠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关成华说,教育必须进一步提质增量均衡,才能在人力资本的培育和提升中发挥更大作用。
他建议,一是要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在终身学习背景下,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家庭条件、不同成长经历的人群,对教育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民办、公办、企业大学、老年大学等,教育百花齐放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二是要多元主体协调。多样化教育的提供,既有政府、公益机构、智库等主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力量是企业。多元主体要平等协商求共识,教育发展才更有活力。三是要推动高校多中心治理,激发创新活力。高等教育要探索以院系为中心,给院系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把权力和资源合理下放给院系、教授,以激发高校、科学家创新创造活力和动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