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要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同时要求教师认真批改反馈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

  “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这句流传在老百姓口中的段子折射出学校和家庭在作业管理中的矛盾。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要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同时要求教师认真批改反馈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

  事实上,如何厘清学校和家庭在作业管理中的责任,提升作业管理质量,是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面对的一道难题。

  明确作业性质 界定各方职责

  听写批改、制作小手工、下载打印学习资料……曾经,五花八门的家长作业让不少家长头疼。

  在安徽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善竑看来,学生作业变家长作业,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没有合理把握作业的难度或者作业量太大,超出学生能力范围;另一方面是一些教师没有把握好学校和家庭责任的边界,让家长承担了一部分本应该属于学校的责任。

  《通知》明确要求,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作业应该是学校教育的范畴,是学校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学校应该成为作业设计与实施的主体,不能将作业批改的责任转嫁到家长身上。”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王月芬认为,《通知》明确了作业的性质定位,界定了作业相关方的职责。

  记者梳理发现,向家长作业说“不”,浙江、上海、四川、辽宁等地相继出台了指导意见。比如,四川省教育厅规定,教师应全面掌握作业完成情况,强化作业的批改及课后辅导,不能让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不能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或签核作业。杭州市教育局将“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列入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师德考核记录将纳入个人信用体系。武汉市开展了杜绝“家长作业”,进一步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专项整治行动,将“不得要求家长代为评改作业”纳入今年的教育工作绩效目标管理。

  “《通知》体现了综合治理的理念,其中一个亮点就是明确提出家长的责任定位。”北京小学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明新指出,不允许教师给家长布置作业,不等于家长放弃对孩子学习的监护责任。家长要督促孩子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责任感,培养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实现家校协同育人。

  严控作业数量 校内校外“齐步走”

  一块作业小黑板,一个作业公示栏,一项作业公示制度……在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教育集团,一场静悄悄的“作业革命”正在进行。每间教室的后墙上都统一设置了作业公示栏,公示内容包括当天作业科目、作业量,并根据中等学生的标准,估算作业总时长。

  作业时间是一个反映作业数量与质量的综合指标,也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作业敏感指标。

  王月芬认为,导致作业时间长的原因很多,比如教师不会提前试做作业,仅仅以优秀学生的作业时间来预估作业时间,导致教师预估作业时间偏短。此外,教师和家长的作业观念、作业设计自身的质量、对学生缺乏有效的作业方法指导等,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作业时间以及作业效果。

  中小学书面作业总量该如何控制?《通知》指出,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的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

  “这些要求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了学生在校学习的特点、时间,以及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不是一刀切。”李明新表示,作业管理不可一“减”了之,必须承认多年来教育实践形成的基本认识,要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差异。

  围绕作业数量管理,许多地方也因地制宜探索了不少可行性办法。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要求科任教师以班级80%学生为参照,在每日作业上注明“本作业约需用时多少分钟”,确保各学科每天作业用时基本均衡。湖南省长沙市教育局建立教师试做机制,规定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让教师在试做过程中了解作业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容易出错的地方和适宜的学生群体。黑龙江省大庆市推行家长签字免写作业制度,小学生到晚上9点、初中生到晚上10点还未完成家庭作业的,经家长签字确认后,可以拒绝完成剩余的作业。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还提出,坚决防止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而根据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一项有近5000名中小学生家长参与的调查显示,除了学校的作业,53%的孩子需要完成课外培训班的作业,45%的家长还会给孩子额外布置作业。

  “目前造成学生作业负担重,很大程度上与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学科类培训班,以及校外培训机构给学生大量布置作业有密切关系。只有校内校外同时减负,才有利于教育生态的恢复。”李明新认为,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要把禁止留作业作为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避免出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创新作业管理 提升作业质量

  一年级孩子体验制作腊八粥、二年级孩子装扮充满年味的家、五年级孩子制作花灯……年俗作业是辽宁省实验学校探索多年的精品校本作业,从腊八到元宵,年俗作业集操作、书写、绘画、表演等综合实践活动于一体,将多学科知识融合到一起,深受学生喜爱。

  《通知》提出,创新作业类型,学校要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充分体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辽宁省实验学校校长张丽文看来,设计高质量的作业是教师的义务与责任,教师需要开发符合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作业,让学生在挑战和探索中积极完成,以更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由于现在教辅资料、网上作业资源泛滥,使得很多教师习惯于‘拿来主义’,时间久了,他们也就逐渐丧失了自主设计作业的能力。”王月芬认为,教师需要有针对本班级学生特点进行选编、改编与创编作业的能力,而不是简单使用单一的校外教辅资料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分析和诊断教学情况,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信息化等技术手段也为提升作业设计的个性化提供了新的路径。山东、浙江等地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作业管理,在运用数据分析支撑精准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师生负担明显降低。

  “过去,教师往往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设计作业,导致作业设计的个性化不强,精确性把握方面也比较薄弱。”作为信息化作业平台的使用者,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城东中学校长方应连认为,个性化需求能够促进教师精准化教学,通过采集学生全过程的作业数据,教师精准识别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差异化教学和精准化教学成为可能。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