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制定“十四五”教育规划之际,各级政府及各类教育也在制定“十四五”教育规划。怎样才是一份好的规划?除了大的方向正确,还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加以评价。

  在全国制定“十四五”教育规划之际,各级政府及各类教育也在制定“十四五”教育规划。怎样才是一份好的规划?除了大的方向正确,还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加以评价。

  为了说明什么是好的规划,不妨从过去各地和各类教育规划常出现的问题说起。一是简单地把上面的规划转抄一下,没有联系当地实际,也不能解决当地的问题,做一个缩微版的规划了事。二是没有弄清自己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规划中的用词处于云雾缭绕之中,不知所指。三是过于宏观,喜欢用大词、套话,立足点和出发点未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和教育的需求、特点和原则。四是规划过程缺乏具体教育当事人参与,仅是少数文秘闭门造车的文本,未经过各方面的讨论,与实际工作脱节。五是泛泛而谈,缺乏具体的、有效的、可行的落实措施、机制与方案,开口闭口“构建体系”,无法检验检测实施情况。六是追求面面俱到,平均发力,口号雷同,“只耘田,不插秧”,能生成什么样的教育无法判别。七是文字、词句不过关。

  要想制定好规划,就要尽可能消除或减少上述问题。即便是没有上述问题的规划,依然只是一份合格的规划。要让规划真的好起来,还需要看到更多深层次、专业性的问题。例如,建立和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大趋势,也是中央政策一贯的精神。一些地方在做规划的时候,却列出要建多少所龙头或示范幼儿园。这样的规划是不是在强化新的不均衡和不平等呢?政府职责是保底,把每一所幼儿园办好。设置龙头或示范幼儿园,或将幼儿园分级发展列入规划,本身暴露出深层次隐性问题的存在。好规划需要将各方面政策吃透,使所制定的规划能更有效地实施和落实政策。

  好的规划还需要对运行与实施规划的主体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一般而言,管理权力集中度越高的政府,在工作中对规划的依赖程度越高,所以规划前需要对政府的权限范围做清晰的界定,不要在政府权限范围之外做规划。事实上,不同地区的政府管理权力集中程度不同,政府与社会其他主体的关系也不同。制定教育规划需要考虑当地的实际,并尽可能用好财政资源撬动社会资源的投入,吸引更多的主体参与教育,增加教育的多样性。

  在一些地方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尽管提高某类大学的升学率一般不在政府的职责范围,可是当地政府还是希望有更高的升学率显示自己的政绩,便在规划中的资源分配和相关安排上鼓励片面追求升学,导致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业负担增加。当偏颇的绩效追求凌驾于教育规律之上,学校和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和尊严自然受到伤害。

  类似的问题还表现在当下过量存在的培训机构,这与规划中对学校均衡发展的规划与实施力度不足有关。由于规划中对政府实施均衡发展的责任未能尽足,导致或加剧“城里挤,乡下空”。教学演变为廉价的、大批量的单一方式,学校沦为教育工厂,大班大校而不关注教育品质,这背离了教育的基本目标与原则。此类现象往深里追究都与当地的教育发展规划制定不合理直接相关。如果当地在规划中很好地落实小班小校,一视同仁对待不同高中,形成良性教育生态,上述相关问题就会大大减少。

  系统提升规划的质量需要深入认识规划的基本要素。一是目标明确,不少人常常将过程当作目标,写得很长又不明晰聚焦。“十四五”全国教育规划的目标就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分散就无所适从。二是明确当地“十四五”期间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各地的情况不一样,主要问题就不一样,所制定的规划一定要落在现状与目标的区域里,精心筛选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解决路径与方式方法。三是善用机制,措施有效。例如某些国家政府一方面通过鼓励学生选择、促进学校间竞争来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让各类学校平等获得财政性教育资源。各个地方都可以找到适当的机制运用在特定时段的教育规划,提高财政经费的教育绩效,提高教育的质量与效率。

  提高规划专业性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需要建立在政府决策科学化的基础上。在规划制定前全面深入调查是提高专业性的前提,每一个数据,每一个表述都需要经得起推敲。在规划制定的每个环节都需要通过规范的程序,不回避问题,对准真问题,并拿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制定规划的时候还需要看到规划之外的各种影响因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更多关注入学率、教育结构、教育的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随后,各国教育的重心逐渐下降,更多关注学校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深入做学校管理与教学的研究,并进而将重心又降到了学生学习。所以,现在制定教育规划时,有必要了解整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明确规划要为核心目标服务,指向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与其他各类规划不同,不少地方的教育规划常见问题是将教育规划简单等同于其他规划,重硬轻软、重物轻人。教育规划需要把握教育实质和主体,心中要有人。简而言之就是要找到当地人的成长发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充分整合、利用当地资源去解决,打通当地人民通过教育走向更加幸福生活的通道。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