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年健康获得感方面,青年营养健康水平和体质健康水平日益提高,青年心理健康的制度建设不断深化,心理健康辅导和服务有较大改进;青年自杀率继续保持低位水平,低于全国居民总体自杀率。

  青年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张良驯解释,青年获得感是指青年共享国家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幸福感。青年获得感为青年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从团中央青年发展蓝皮书课题、青年发展监测指标体系课题的研究情况看,“十三五”期间,伴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各项惠民措施的不断出台,在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实施的推动下,中国青年发展事业取得了新的辉煌业绩,这使得广大青年享受到了比以前更健康卫生的生活环境、更公平的教育资源、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更繁荣的青年文化产品、更广泛的政治自由、更公正的司法保障。

  “十三五”期间,国家对青年发展作出了10年规划,把促进青年发展作为一项党委加强领导,政府、群团组织、社会各方面协同施策的战略工程。

  张良驯总结,近年来,青年获得感集中体现在:青年学生的生活条件、健康条件和教育资源得到了新的改善,青年就业创业有了更多的机会,职业青年的收入有了新的提高,青年发展权利得到更多保障,青年对中国治理更加满意,对中国制度更加自信。

  以青年教育获得感为例,张良驯提供了一组数据:2019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8%,比上年增长0.6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2.6%,比上年增长1.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9.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7年以上,比上年增加0.1年。

  在青年健康获得感方面,青年营养健康水平和体质健康水平日益提高,青年心理健康的制度建设不断深化,心理健康辅导和服务有较大改进;青年自杀率继续保持低位水平,低于全国居民总体自杀率。

  与此同时,张良驯也坦言,在看到青年获得感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青年发展的水平总体还不够高,青年发展指数在世界各国中大致处于中位水平,青年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青年发展面临六大困惑

  张良驯表示,根据调研情况,青年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6个方面的困惑。

  一是青年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问题。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有些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在互联网的助推下得到快速传播,这使得缺乏辨别力的少数青年出现了反主流、反权威的意识,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他们对主流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

  “这个问题要给予特别的重视和切实的解决。”张良驯认为,青年研究界要加强对青年价值观的研究,尤其是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青年价值观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同时,他指出,解决青年的价值观问题,不能只是停留在思想教育上,还要进一步从政策和制度上引导青年、教育青年,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培育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青年受教育机会不均的问题。市场经济的竞争加剧了社会的分层和个人的分化,青年个人受教育机会打上了自身社会阶层的烙印,来自农村家庭和城市弱势群体的青年在教育机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张良驯认为,名牌大学中来自社会底层的青年比例比以前更低,这使得教育改变青年出身的功能正在减弱。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从高校招生、学生管理、就业指导等多方面入手,运用政策工具,给予那些在社会底层的青年更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增加这些青年获得公平教育的机会。

  三是青年的生活压力问题。青年学生的生活依靠父母,他们生活水准的高低取决于自己父母收入的高低。职业青年整体上说依靠自己赚钱生活。由于职业青年的职位职级较低,处在单位利益分配链条的低端,他们收入相对较低,而衣食住行、交友成家的花费又较大,因此,较多青年面临较大的生活压力。

  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青年的住房问题非常突出。有调查显示,许多大学毕业生把四成收入交了房租,两成城市青年因住房压力而晚婚晚育,三分之二的城市青年感到住房支出使他们备感压力。对于青年生活压力过大的问题,张良驯建议,用人单位要打破论资排辈现象,为青年在职位职级中的脱颖而出提供机会,给予青年在收入分配上更多的话语权。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廉租房、大学生公寓等方式,为大城市青年提供一定时间的住房保障。

  四是大龄青年的婚恋问题。在农村,经济条件差的男青年难以处到对象,难以凑齐彩礼,难以组建家庭,存在不少“剩男”。在城市,收入和住房等生活压力制约着青年的婚恋,大城市还受到婚恋观念、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许多“剩女”。对此,他提出,青年组织可以通过联谊活动等为大龄青年搭建相识的平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要为青年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使得青年能够有更多的收入,能够消除制约结婚的物质障碍。

  五是青年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青年发展的新支点。目前,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一些青年在择业时遇到“拼关系”“拼爹”现象,面临了不公平的择业机会。有的高校毕业生一时没能找到工作,只能继续依靠父母支持得以生活。

  张良驯认为,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根本上有赖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岗位增多。政府部门要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营造一个公平就业的社会环境。用人单位和高校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有效的就业服务。对于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暂时没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政府应该开发一些公益性岗位,有针对性地为这部分人提供临时的就业机会。

  六是青年职业发展问题。张良驯表示,青年职业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但是,在青年中学非所用、用非所长的现象常常可见。社会还存在严重的青年社会阶层的固化问题和社会阶层的代际传承性问题。在许多行业和单位,除了资历、才能、业绩外,青年的职务职级晋升受到任人唯亲、裙带关系、金钱交换等不正当途径的严重干扰,这削弱了青年发展机会的自我创造能力。青年在职场中缺乏公平的上升机会,这导致出身社会底层的青年难以“鲤鱼跃龙门”,弱势青年群体向上流动的通道不畅,普通青年难以凭后天努力改变命运。

  张良驯看来,解决青年职业发展的问题,用人单位要注重对青年职工的培养,积极鼓励青年岗位学习、岗位成长,敢于大胆使用青年人才。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要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公平的同场竞技、选贤任能的青年职业发展环境。

  不断增强青年获得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并且指出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必将进一步促进青年的新发展、提升青年的获得感。

  “我们要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着眼于满足青年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提高生活水准、改善健康条件、提供更优质教育、支持更充分就业、实现更好社会参与等方面,促进青年在‘十四五’期间得到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青年群众的获得感。”张良驯说。

  对此,他提出以下主要路径:

  一是提高青年生活水准。帮扶低收入青年群体提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青年群体,促进青年普遍提高生活水准。用公共政策手段,为特殊困难青年群体解决婚恋交友、有房屋住、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操心事。

  二是改善青年健康条件。通过家庭和学校改善青年学生的营养条件、落实体育课时和课外锻炼时间、加强青年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进一步提高青年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

  三是提供青年优质教育。通过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等措施,为青年提供更加合适的教育机会、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

  四是支持青年就业创业。通过扩大国家就业容量、提升青年劳动者技能素质、改善青年就业创业服务、维护青年就业创业权益保障等措施,支持青年充分就业、成功创业。

  五是实现青年更广泛的社会参与。把青年参与作为提升青年获得感的重要方面,引导青年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在社会治理中注重听取和吸收青年的意见和建议,增强青年在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中的主体意识。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