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为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

  骨生长质量差、力量耐力不足、肥胖近视高发……我国青少年体质在经过20多年的持续下滑之后开始止跌回升,但问题仍然严峻,小眼镜、小胖墩、小糖人等情况突出,困扰着青少年健康成长。近日召开的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为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如何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化中小学生体质管理,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需要从教育评价、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优化家校协同等多方面入手。

  “健康第一”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增强学生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政策文件,中小学校体育设施、教师配备有了明显的改善,中小学生部分体质指标也有看得见的好转,但是在一些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仍然存在困难,体育教学效果仍然不理想,青少年体质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出现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在于体育考核不够硬。诸如体育课被占用,学生、家长不重视体育锻炼都源于此。因此,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将体育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逐步加大中考体育考试成绩的权重,就成为倒逼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学校体育设施、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督促学校、教师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引导家长乃至于全社会更加关注体育,更加关注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关键之举。

  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还要求努力破除“唯分数论”的窠臼,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体育课被占用、体育锻炼时间难以保障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课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没有时间锻炼。校园内,语数外等科目的教师并非喜欢占用体育课,校外家长也并非不知道体育锻炼对孩子身心健康的积极意义,作业太多做不完,教育焦虑弥漫、不敢不多报几个培训班。对此,不仅是要提高体育成绩在毕业、升学中的权重,更要持续推动“减负”,减轻中小学生的不合理课业负担。一方面要优化作业管理,合理布置作业;另一方面要坚定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公民同招”等招生政策,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并且创新校外线上线下培训的治理整顿、营造健康教育生态,把孩子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为开展体育锻炼腾出时间和空间。

  青少年体质下降,还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沉迷电子产品、用眼不当、不健康的饮食等。因此,还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和引导,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的用眼知识和习惯,引导青少年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这既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广大家长的责任。可以说,家长是青少年体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家庭是青少年体质管理的主战场,家长要树立起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尊重教育的规律和孩子成长的自由,并以身作则为青少年树立好健康生活的榜样,家校协同形成合力共同做好中小学生体质管理。

  加强体质管理的直接作用在于强身健体,减少肥胖率、近视率,但其意义又不仅仅在于掌握某种体育技能,也不仅仅在于身体的强壮,还在于培育强大的精神。体育锻炼可以发挥“野蛮其精神”的作用,让学生在体育锻炼和竞赛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其遵守规则、合作共赢精神。从这个层面来全面认识体育的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促进全社会共识的形成,充分发挥“以体育人”的作用,才能避免应试化、功利化地对待体育分值的提高,使体育发展之路走得更长远。

  (作者系本报记者)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