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修订后的指标体系中,有18项为国际组织的常用教育指标,有18项借鉴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教育监测评价指标,并结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适当调整。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充分发挥教育统计工作对教育管理、科学决策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1月13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2020年版)》。修订后的指标体系分为综合教育程度、国民接受学校教育状况、学校办学条件、教育经费、科学研究等5类共120项,与修订前的指标体系相比,保留原指标36项,修订整合原指标50项,新增指标34项。
在此次修订后的指标体系中,有18项为国际组织的常用教育指标,有18项借鉴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教育监测评价指标,并结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适当调整。修订以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导向,更加关注促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需要,主动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教育目标,在原监测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删减了部分陈旧指标,新增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体育美育、家庭教育、终身教育等相关指标。使得修订后的指标体系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能够更好地监测与评价各级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据悉,早在1991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试行)》。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充分发挥教育统计工作对教育管理、科学决策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科学开展教育事业发展监测与评价工作,2015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试行)》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并发布,此次修订是在此基础上的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