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其实是一个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家庭,多年来付出了很多努力,如在保障学生的睡眠时间上,国家出台了刚性的制度要求。
睡眠本是人类自然而为的生理行为,也是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要素。切实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对其生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缺乏睡眠已然成为广大中小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1月7日至8日召开的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抓好中小学生的睡眠问题,并在内容归口上将其纳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工作板块。各级各地教育部门当扎实落实相关要求,真正保障学生的睡眠时间。
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其实是一个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家庭,多年来付出了很多努力,如在保障学生的睡眠时间上,国家出台了刚性的制度要求。2018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通知,明确提出要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不少于8个小时。但现实是不少学生根本无法按时作息,无法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为何有令行不通?制度文本下的现实往往是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博弈结果,学生睡眠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计算,而是一个复杂的多因问题,其主要原因有四点,分别是认识的不足、标准的突破、焦虑的叠加和机制的松散。
认识的不足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对学生睡眠不足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二是对学生睡眠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短期睡眠不足往往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长期睡眠不足则会导致学生精神不能集中,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以及机敏度降低,学习效率低下,易出现失落、压抑、焦虑、烦躁、不安等表现,甚至影响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继而引发免疫力和抵抗能力下降,造成各种健康隐患,形成恶性循环。充足的睡眠既是学生的生理需求和健康保障,也是品德形成、人格完善的重要推动因素,这就客观上决定了唯有身心协同才能保障学习的成效和社会交往的质量。认识不足的解决办法,就是“认识来补”。通过多种渠道的宣传与培训,推动教育机构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把学生睡眠保障作为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孩子发展价值排序,将健康置于前位,扞卫孩子的睡眠权。
标准的突破指的是有些学校、教师没有严格执行上级教育部门的规定,没有完全依据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在人才培养上趋于功利化和短视化,超前超标超纲教学,鼓励学生加班加点,弯道超车。如果把教育视为一个行业,那么课程标准就是这个行业的行规。行规一旦被突破,行业的竞争就会无序,发展就会受阻。而保障学生的睡眠,就要守好课程标准这条红线,不能逾越。
教育的功利化会加剧焦虑的蔓延,当多方被竞争所裹挟,就会形成焦虑的叠加。家长对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惧,校外培训机构挂在嘴边的“一对一辅导”“快速提分”“校外名师”等,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奔波于不同的培训点之间,睡眠时间被一再压缩。当这种多方叠加的焦虑与学生的睡眠绑定在一起,不破解这种“共错结构”,是很难取得实际成效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教育者有必要以长远的发展来代替眼前的利益,以未来的进步来取代暂时的先机,通过缓解焦虑,为孩子争取睡眠时间。
机制的松散也是无法保障学生正常睡眠时间的重要原因。即便政策文本再明确,如果没有严密合理的机制和严格的督导评价体系,也会出现有要求缺落实,有底线无坚持,有标准少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指出,要保障未成年人休息时间,并对学校、家长提出了具体要求。克服机制的松散,首先要将睡眠正式纳入学生的基本权利范畴,用法律的刚性来改变已有机制的松散状态。其次是建立明确的权责关系,即制度有具体要求,落实要有对象,对象要有权责,通过权责的明确与执行,明确各自行为的类型与边界。再其次是需要明确制度的更迭,制度与时俱进,才能更好体现治理效果。
(作者系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