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国内不少学校因场地有限、师资不足,加上课程开发不够、家长支持力度不足等,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此,该如何破解?劳动教育又该如何因地制宜?其实,劳动教育的开展,固然离不开条件支撑、评价驱动,但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内在自觉。

  现实中,国内不少学校因场地有限、师资不足,加上课程开发不够、家长支持力度不足等,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此,该如何破解?劳动教育又该如何因地制宜?其实,劳动教育的开展,固然离不开条件支撑、评价驱动,但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内在自觉。

  我们不能停留在课堂上讲劳动,而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实践劳动教育,当然离不开相应场所、设施设备、师资等支撑,但这不应成为某些地区或学校迟迟不作为的理由。今天所言的劳动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生产劳动,还包括日常生活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在内。其中,日常生活劳动伴随每个人的一生,对场所、设施设备、师资等并无特殊要求;服务性劳动范围极为广泛,并不需要专门创造什么条件,而是要求及时发现并把握服务社会的机会。劳动教育完全可以由此做起,进而逐步拓展至生产劳动。当然,这样讲并不是说生产劳动可有可无,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经历必要的物质财富创造过程,体会生产劳动在人类文明中的奠基意义,还要让他们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学会自立自强,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让学生多利用知识、技术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强化责任担当。

  对于劳动教育的常态实施,比场所、设施设备、师资更重要的是劳动教育评价,《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重要文件都对此有明确要求。教育部发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劳动教育评价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平时表现评价,即关注学生在劳动中的实际表现,及时进行评价,覆盖各类劳动教育活动;二是学段综合评价,依据学段目标和内容,对学生劳动表现、劳动素养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并将评定结果与评优挂钩,作为学生升学、就业的重要参考;三是加强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的督查,开展区域劳动素养监测,发挥监测结果的示范、反馈改进等功能。很明显,劳动教育的常态实施有赖于三个方面评价机制的建立健全。当前,家长不肯花钱让孩子体验劳动,学校劳动教育排不进课表,社会机构不愿意接纳学生,其实都与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有关。但教育评价不是万能的,不能缺乏应有的分寸和尺度,尤其是统一的、外在的、强硬的考评。如果使用过头,还会带来负面效应。特别是用考试方式推进劳动教育,可能会使学生对劳动产生厌恶心理,这背离了劳动教育的初衷,也违背了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从根本上说,劳动教育真正实施到位,有赖于成人在与孩子的积极互动中,唤醒内在的劳动自觉。这里的劳动自觉,不仅指儿童,也包括成人、教育者在内。有成人的劳动示范,能有效激发孩子的劳动热情,驱动其随时随地、坚持不懈地进行劳动。显然,劳动的内在觉醒过程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耐心、细致、持久地下功夫。比如,要以自己的勤劳刻苦、认真细致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提供示范;能让学生在较为繁重的脑力劳动之余,从事适当的体力劳动,体会到体力劳动本身所具有的愉悦;能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他人或公共场所的需求,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享受到助人乐趣。更进一步地讲,劳动内在自觉性的培育,还应从感性走向理性,将实践锻炼与理论思考结合起来,加深对“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幸福”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并将之作为自身行动的指南。

  今天人类所积累的财富、知识越来越多,文明程度也越来越高,我们在享用这些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同时,始终不应该忘记的是,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源泉,体脑合一的劳动在人类发展和个体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教育原本就是为了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使劳动者不再成为苦力,而是获得自己的尊严,成为国家的主人。不劳动成不了人、成不了才,更谈不上成为自己的主人。没有劳动,所有的教育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