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作为当下舆论场中的热词,最近在教育圈掀起一股讨论热潮,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流行开来。

  “内卷”作为当下舆论场中的热词,最近在教育圈掀起一股讨论热潮,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流行开来。同其他热词一样,“内卷”的受追捧,在于它准确命中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敏感点,并对某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做了生动精辟的概括,而教育领域的诸多“内卷”现象亦足以让人警醒。

  “内卷”(involution)属于舶来词,又被译为“过密化”,原本是农业经济学中的一个词汇,指农民为了让水稻增产而不断加大劳动投入,但劳动投入的过度密集并未带来水稻产量的成比例增加,单位劳动报酬反而出现边际递减的现象。近年来,“内卷”这一概念逐渐被引申到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内涵愈加丰富。综合多个版本的解释,“内卷”主要指一个组织、群体或文化发展到某一阶段后,无法继续前进或升级,只能不断向内卷曲、收缩,并引发恶性竞争或持续内耗。据媒体报道,“内卷”现象在当下的大学生中较为常见。其中一个经典案例是,比如导师要求学生们写一篇5000字左右的论文,有学生为了获得好成绩而写了8000字;其他学生得知后,下次导师再布置类似的作业,就有人为了得高分写10000字……如此便可能诱发持续的恶性竞争,让学生们陷入“内卷”的泥淖。

  类似现象在教育领域并不罕见,比如有的大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或保研资格,和具有竞争关系的同学不断比拼学习时间;学生们为了在各类考试中多拿一两分而不断提高刷题的数量和频率;等等。“内卷”一词最近之所以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正因为它戳中了学生们的神经“痛点”,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诸多现象背后相近的逻辑。

  身陷“内卷”泥淖的并非只有大学生,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或许体会更深。各级教育部门近年来一再强调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但一些家长依然我行我素,为了让孩子“成龙”“成凤”,学校不给补课就到校外培训班去补,并且不断增加经济投入和辅导班的个数,乃至出现了“8岁小学生暑假里上了11个辅导班”之类的新闻。据报道,在北京,有的“全职妈妈”每天开车载着孩子奔波于各个培训班之间,宛如经纪人陪伴大明星一般到处赶场,孩子吃饭、休息都在车上,为的无非是让孩子多考几分、多会几项特长,将来能进入更好的学校、找到更好的工作……这些都是典型的“内卷”现象。不少中小学生在这种持续加码的学习竞赛中承受着超出年龄认知和身体负荷的重压,一些孩子即便想挣脱也无济于事。“学习能让我爸妈高兴”这句网络流行语道出了无数中小学生的辛酸,而鼻梁上不断加厚的近视镜片和并不乐观的身体健康指标,便是他们付出的代价。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据相关数据统计,当天在某网络平台购买网课的人数比去年增加649%,家长花在教育上的消费同比增加1566%。尽管网课火爆与今年的疫情有一定关系,但相关数字背后,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一些中小学生不断加重的学习负担。应当说,教育领域的一些“内卷”现象令人忧虑,它体现的更多是一种负能量,往往与教育规律背道而驰。正是意识到了“内卷”现象存在的弊端,近年来从中央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除了三令五申要为广大中小学生减负,还同时加大了对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出台了专门文件并提出诸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扎实举措。政府有关部门精心设计的各项政策,有助于破除教育领域的诸多“内卷”现象,从而让广大中小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得以更健康地成长。

  要从根源上破解“内卷”,就要创造让个体、群体或组织得以更好地实现“外展”“外延”的空间和可能性,这首先需要更多的人意识到“内卷”弊病的存在,并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比如,为了让大学生群体拥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和选择机会,近年来我国高校全面实施弹性学制。据教育部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五年期间有3700多名大学生暂时休学创业,这无疑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内卷”并不可怕,也并非无法破解,关键要让更多的家长和学生充分意识到“内卷”的危害,并与全社会一道,拒绝和破解“内卷”对教育规律的扭曲,共同创造更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健康教育生态。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